脚崴了是生活中常见的意外情况,很多人在脚崴后第一反应可能就是揉一揉。然而,脚崴了是否可以揉,不能一概而论。脚崴通常会涉及到软组织损伤,可能伴随韧带拉伤甚至骨折等不同程度的伤害。在不明确受伤情况时贸然揉按,可能会加重损伤。因为揉按过程中可能会使原本已经受损的血管破裂情况加剧,导致出血增多,肿胀和疼痛也会更加明显。所以,在脚崴后判断能否揉按,需要先对受伤情况有一个基本的评估。
在脚崴后的初期,也就是受伤后的24 - 48小时内,是绝对不建议揉按的。这个阶段,受伤部位的小血管处于破裂状态,揉按会进一步刺激这些血管,使得出血和渗出增加,肿胀愈发严重。而且,揉按还可能会让损伤的韧带等软组织受到二次伤害,不利于恢复。此时正确的做法是立即停止活动,尽可能抬高受伤的脚,让其高于心脏水平,这样有助于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同时,可以使用冰袋或冷毛巾进行冷敷,每次冷敷15 - 20分钟,每隔2 - 3小时一次,冷敷能够收缩血管,减少出血和肿胀,缓解疼痛。
在脚崴后的48小时之后,如果肿胀和疼痛有所缓解,受伤部位的出血基本停止,此时可以考虑谨慎地进行揉按。但揉按一定要轻柔,力度要适中。揉按的目的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帮助淤血吸收,缓解肌肉紧张。可以先在受伤部位周围轻轻按摩,逐渐过渡到受伤部位。揉按的手法可以采用环形按摩、轻推等。不过,在揉按过程中如果感到疼痛加剧或有不适,应立即停止。并且,在进行揉按之前,最好咨询医生的意见,确保没有更严重的损伤被忽视。
到了脚崴恢复的后期,也就是受伤后的一周甚至更长时间,如果肿胀基本消退,疼痛也明显减轻,此时可以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揉按。专业的按摩师或医生能够根据受伤的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手法和力度进行按摩。他们会针对受伤的韧带、肌肉等进行针对性的放松和修复,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在这个阶段,揉按可以配合一些康复训练,如适当的关节活动、肌肉力量训练等,以加速恢复进程。但即使有专业指导,也不能过度揉按,以免造成新的损伤。
如果脚崴后出现明显的畸形、剧烈疼痛且无法行走,或者肿胀迅速加剧等情况,很可能存在骨折或其他严重损伤,这种情况下绝对不能揉按。揉按可能会导致骨折断端移位,加重损伤,甚至影响后期的治疗和恢复。此时应立即前往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如X光、CT等,以明确受伤情况,并接受专业的治疗。在等待就医的过程中,要尽量保持受伤部位的稳定,避免不必要的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