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六项检查是评估内分泌功能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和泌乳素(PRL)。了解这些激素的正常范围和变化意义,对于判断身体内分泌状况至关重要。
促卵泡生成素和促黄体生成素主要由腺垂体分泌,它们在月经周期中起着关键作用。在卵泡期,FSH的正常范围一般在3 - 10mIU/mL,LH在2 - 15mIU/mL。FSH升高可能提示卵巢功能减退,常见于卵巢早衰等疾病;LH升高且LH/FSH比值大于2 - 3时,可能与多囊卵巢综合征有关。而FSH和LH水平都降低,可能是下丘脑或垂体功能异常,导致促性腺激素分泌不足,影响卵泡发育和排卵。
雌二醇是雌激素中活性最强的一种,主要由卵巢分泌。在卵泡期,E2的正常范围大约在25 - 50pg/mL。E2水平过低,可能是卵巢功能低下、席汉氏综合征等原因引起;而E2水平过高,可能与性早熟、卵巢颗粒细胞瘤等有关。此外,在月经周期中,E2水平会随着卵泡的发育而逐渐升高,在排卵前达到高峰,这有助于判断卵泡的成熟情况和排卵时间。
孕酮由卵巢的黄体分泌,主要功能是使子宫内膜从增殖期转变为分泌期,为受精卵着床和维持妊娠做准备。在卵泡期,孕酮水平较低,一般小于1ng/mL;在黄体期,孕酮水平会升高,正常范围在5 - 20ng/mL。如果在黄体期孕酮水平过低,可能提示黄体功能不全,容易导致月经周期缩短、不孕或早期流产。而怀孕后,孕酮水平持续升高,如果出现下降,可能有先兆流产的风险。
睾酮是一种雄激素,女性体内的睾酮主要由卵巢和肾上腺皮质分泌。正常女性血清睾酮水平一般在0.2 - 0.8ng/mL。睾酮水平升高可能会出现多毛、痤疮等男性化表现,常见于多囊卵巢综合征、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疾病。过高的睾酮还会影响卵泡的发育和排卵,导致月经紊乱和不孕。
泌乳素由腺垂体分泌,主要功能是促进乳腺发育和乳汁分泌。正常女性的泌乳素水平一般在5 - 25ng/mL。泌乳素水平升高,称为高泌乳素血症,可能会抑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导致排卵障碍和月经紊乱,出现闭经、溢乳等症状。一些药物、垂体肿瘤等因素都可能引起泌乳素升高。当发现泌乳素升高时,需要进一步检查排除垂体瘤等疾病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