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复查是保障产妇身体恢复和新生儿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一般建议产妇在产后 6 - 8 周进行复查,以下为大家详细介绍产后复查的项目。
全身检查是产后复查的基础项目。医生会测量产妇的体重、血压、血糖等基本指标。体重的变化可以反映产妇的营养状况和身体恢复情况,如果体重下降过快或过慢,都需要进一步评估原因。血压的监测也十分关键,妊娠期高血压的产妇在产后需要密切关注血压是否恢复正常,因为持续的高血压可能会对心脏、肾脏等重要器官造成损害。血糖方面,妊娠期糖尿病的产妇要检查血糖是否恢复到正常范围,若血糖仍异常,可能需要进一步的饮食调整或治疗。此外,医生还会检查产妇的血常规,查看是否存在贫血等血液系统问题,因为分娩过程中可能会有失血,贫血可能会导致产妇身体虚弱、免疫力下降等情况。
妇科检查是产后复查的重点项目之一。医生会检查子宫的恢复情况,通过触诊了解子宫的大小、位置和质地,判断子宫是否已经恢复到孕前状态。如果子宫恢复不良,可能会出现恶露不尽、腹痛等症状,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同时,医生还会检查阴道、宫颈等部位,查看是否有裂伤愈合不良、感染等情况。对于顺产的产妇,会阴侧切或撕裂的伤口也需要检查,确保伤口已经完全愈合,避免感染引发其他并发症。另外,还会进行白带常规检查,了解阴道的清洁度和是否存在炎症,因为产后阴道环境发生变化,容易受到细菌感染。
盆底功能检查对于产妇来说至关重要。在怀孕和分娩过程中,盆底肌肉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可能导致盆底功能障碍,如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等问题。医生会通过专业的仪器检测盆底肌肉的收缩能力和张力,评估盆底功能的恢复情况。如果发现盆底功能异常,可以及时进行盆底康复治疗,如盆底肌锻炼、生物反馈治疗等。这些治疗方法可以帮助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预防和改善盆底功能障碍的症状,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一般建议产妇在产后 42 天左右开始进行盆底功能检查,以便尽早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
乳房检查主要是为了确保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和乳房的健康。医生会检查乳房的外观,查看是否有红肿、硬块、乳头皲裂等情况。如果发现乳房有硬块,可能是乳汁淤积或乳腺炎的表现,需要及时进行处理,避免炎症加重。同时,医生还会指导产妇正确的哺乳姿势和方法,以预防乳头皲裂和乳腺炎的发生。对于乳汁分泌不足的产妇,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提供一些促进乳汁分泌的建议,如合理饮食、增加哺乳次数等。此外,还会检查乳头的情况,确保乳头通畅,有利于乳汁的排出。
新生儿检查也是产后复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生会对新生儿的身体进行全面检查,包括测量身高、体重、头围等生长指标,评估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情况。一般来说,新生儿在出生后的前几个月体重会快速增长,如果体重增长过慢或过快,都需要进一步查找原因。医生还会检查新生儿的五官、四肢、心肺等器官的发育情况,查看是否存在先天性疾病或异常。此外,还会进行神经系统检查,评估新生儿的神经反射和运动能力。同时,会对新生儿的黄疸情况进行监测,判断黄疸是否已经消退,若黄疸持续不退或加重,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