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出血是一种常见且困扰患者的肛肠问题,及时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一般来说,痔疮出血意味着病情有了一定发展,需要采取合适的治疗手段来缓解症状并促进康复。
药物治疗是痔疮出血初期常用的方法。局部用药可选择痔疮膏或栓剂,它们能直接作用于患处,起到消肿、止痛、止血的效果。痔疮膏通常含有多种中药成分,能缓解肛门周围的炎症和水肿,减轻出血症状。栓剂则可以深入直肠,更好地发挥药效。口服药物方面,一些具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或西药也可使用。比如槐角丸,它能改善肛周血液循环,减少出血。西药中的地奥司明片,能增强静脉张力,降低血管通透性,对痔疮出血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不过,药物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严格按照医嘱用药,避免自行用药导致不良反应。
合理的饮食对于痔疮出血的治疗和预防复发非常关键。患者应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麦面包等食物。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减少因排便用力导致的痔疮出血。例如,芹菜、菠菜等蔬菜富含膳食纤维,能增加粪便体积,使排便更加顺畅。同时,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等,这些食物容易引起肛门局部充血,加重出血症状。此外,患者还应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至少饮用 1500 - 2000 毫升水,维持肠道的湿润,有助于排便。
坐浴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患者可使用温水或加入适量药物的水进行坐浴。温水坐浴能促进肛门局部血液循环,缓解括约肌痉挛,减轻疼痛和出血。一般水温控制在 40 - 45℃,每次坐浴 15 - 20 分钟,每天 1 - 2 次。在温水中加入高锰酸钾等药物,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预防感染。但要注意高锰酸钾的浓度,一般为 1:5000,浓度过高可能会灼伤皮肤。坐浴后要用干净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保持肛门清洁干燥。
对于严重的痔疮出血,如长期大量出血导致贫血,或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手术治疗是必要的选择。常见的手术方式有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外剥内扎术等。PPH 手术通过吻合器将痔上方的直肠黏膜脱垂带做环形切除,同时进行瞬间吻合,具有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疼痛轻等优点。外剥内扎术则是将外痔部分剥离,内痔部分结扎,使其缺血坏死脱落。手术治疗能从根本上解决痔疮问题,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如出血、感染、肛门狭窄等。因此,患者在选择手术治疗时,应充分了解手术的利弊,并在专业医生的评估下进行。
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痔疮出血的治疗和康复也起着重要作用。患者要避免久坐久站,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会影响肛周血液循环,加重痔疮症状。建议每坐或站 1 - 2 小时就活动一下。同时,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定时排便,避免憋便。排便时不要过度用力,也不要长时间蹲厕,一般控制在 5 分钟以内。此外,还要注意保持肛门清洁,勤换内裤,避免细菌滋生。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能增强体质,促进肠道蠕动,预防痔疮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