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是身体对疾病的一种防御反应,当体温升高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测量体温。测量体温的方法有多种,常见的包括腋下测量、口腔测量和直肠测量。腋下测量最为常用,操作简单方便。测量前需将体温计度数甩到 35℃以下,然后将体温计水银端放在腋窝深处,用上臂将体温计夹紧,测量 5 - 10 分钟后取出读数。口腔测量相对准确,但使用时要注意卫生,测量前不能喝热水或冷水,将体温计放在舌下,紧闭口腔 3 分钟后取出读数。直肠测量多用于婴幼儿,测量时需在体温计前端涂上凡士林等润滑剂,轻轻插入肛门 3 - 4 厘米,3 分钟后取出读数。准确测量体温能帮助我们了解发烧的程度,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如果体温在 38.5℃以下,可先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用湿毛巾敷额头是最常见的方式,将毛巾用温水浸湿后拧干,敷在额头,每 5 - 10 分钟更换一次。也可以用温水擦拭身体,重点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还可以使用退热贴,将退热贴贴在额头或太阳穴,能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物理降温安全有效,可缓解发烧带来的不适。
当体温超过 38.5℃,或伴有头痛、肌肉酸痛等明显不适症状时,可考虑使用退烧药。常用的退烧药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 3 个月以上的儿童和成人,按照说明书的剂量服用,一般每 4 - 6 小时可重复用药一次,24 小时内不超过 4 次。布洛芬适用于 6 个月以上的儿童和成人,每 6 - 8 小时可重复用药一次,24 小时内不超过 4 次。使用退烧药时要注意按剂量服用,避免过量用药。同时,如果发烧持续不退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
发烧时身体会通过出汗等方式散热,容易导致水分流失。因此,要及时补充水分,多喝温开水,也可以喝一些淡盐水,以维持身体的水电解质平衡。此外,还可以多吃一些水分含量高的水果,如西瓜、橙子等,既能补充水分,又能提供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散热。
发烧时身体比较虚弱,需要充足的休息来恢复体力。应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在饮食方面,要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可以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如鸡蛋、牛奶等,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良好的休息和合理的饮食有助于身体更快地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