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了解其症状对于及时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下面将详细介绍骨折可能出现的症状。
骨折后,患者通常会感到剧烈的疼痛。这种疼痛在骨折发生的瞬间就会出现,并且会持续存在。疼痛的程度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只是轻微的隐痛,而有些人则会感到难以忍受的剧痛。骨折部位还会有明显的压痛,当轻轻按压骨折处时,疼痛会加剧。这是因为骨折破坏了骨的连续性,刺激了周围的神经末梢,引起疼痛反应。此外,骨折断端的移动也会进一步刺激神经,导致疼痛加重。在活动受伤肢体或试图移动骨折部位时,疼痛会更加明显,患者往往会因为疼痛而不敢活动受伤的肢体。
骨折后,受伤部位会迅速出现肿胀。这是由于骨折导致周围组织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积聚在组织间隙中,形成血肿。同时,局部的炎症反应也会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使得液体渗出到组织中,进一步加重肿胀。随着时间的推移,肿胀可能会逐渐加重,皮肤表面可能会出现发亮、紧绷的现象。淤血也是骨折常见的症状之一,由于出血在皮下组织中扩散,会在受伤部位出现青紫色的瘀斑。淤血的范围和程度与骨折的严重程度和出血的多少有关,一般会在受伤后的数天内逐渐显现,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吸收消退。
骨折会导致受伤肢体的功能受到明显影响。由于疼痛和骨折断端的不稳定,患者往往无法正常活动受伤的肢体。例如,上肢骨折时,患者可能无法正常抬起、握持物品;下肢骨折时,患者可能无法站立、行走。骨折还可能破坏关节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导致关节活动受限。即使是轻微的活动,也可能会引起骨折部位的疼痛和不适,从而进一步限制了肢体的功能。此外,骨折后的肌肉痉挛也会影响肢体的活动,使得患者难以完成正常的动作。
在一些较为严重的骨折中,骨折部位可能会出现畸形。这是由于骨折断端的移位导致肢体的外形发生改变。常见的畸形包括缩短、成角、旋转等。例如,当骨折断端重叠时,肢体可能会缩短;骨折断端向一侧成角时,肢体的外观会出现弯曲。畸形的程度和类型取决于骨折的部位、类型和移位的情况。畸形不仅会影响肢体的外观,还会进一步加重功能障碍,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影响。
正常情况下,肢体的关节才有活动功能,而骨折部位是不应该出现异常活动的。但当发生骨折时,骨折断端之间会出现不正常的活动,这种现象被称为异常活动。在检查骨折部位时,医生可能会感觉到骨折断端之间的摩擦,同时患者也可能会听到骨擦音。骨擦音是骨折断端相互摩擦产生的声音,这是骨折的一个重要体征。然而,在检查时应尽量避免过度活动骨折部位,以免加重损伤和疼痛,同时也应避免引起骨折断端的进一步移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