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搏短绌是指在同一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常见于心房颤动的患者。准确测量脉搏短绌病人的脉搏对于评估病情、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以下将详细介绍测量方法。
在测量脉搏短绌病人的脉搏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要准备好合适的计时工具,如秒表,以确保计时的准确性。测量环境应安静、舒适,温度适宜,避免外界干扰影响测量结果。同时,要向患者解释测量的目的和方法,以取得患者的配合。患者需安静休息片刻,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因素的影响。测量者要洗净双手,修剪指甲,避免损伤患者皮肤。此外,还要检查患者的测量部位,一般选择桡动脉,若该部位有损伤或其他不适,可选择其他合适的动脉,如肱动脉等。
测量脉搏短绌病人的脉搏通常需要两名医护人员同时进行。一名人员负责测量心率,另一名人员负责测量脉率。两名人员要密切配合,同步开始计时。测量心率的人员将听诊器置于患者心尖搏动处,仔细倾听心跳声音,计数每分钟的心跳次数。测量脉率的人员则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腹按在患者的桡动脉上,压力适中,以能感觉到脉搏搏动为宜,计数每分钟的脉搏次数。在测量过程中,两名人员要保持眼神交流,确保计时的准确性和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测量时,两名人员同时计时,测量时间一般为1分钟。在这1分钟内,测量心率的人员要准确记录心跳的次数,测量脉率的人员要准确记录脉搏的次数。测量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脉搏的节律、强弱等情况。若发现脉搏节律不规整、强弱不等,应及时向医生报告。测量结束后,两名人员要同时停止计时,并分别记录测量结果。记录时要注明测量的时间、患者的姓名等信息,以便后续的病情观察和分析。
测量结束后,要准确记录测量结果。一般以分数形式记录,心率在上,脉率在下,如120/80,表示心率为120次/分钟,脉率为80次/分钟。记录要清晰、准确,避免出现错误。同时,要将测量结果及时报告给医生,以便医生根据结果调整治疗方案。此外,还要将测量结果记录在患者的病历中,作为病情观察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测量结束后,要协助患者整理好衣物,让患者休息片刻。测量者要妥善保管测量工具,如听诊器等,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同时,要观察患者的反应,若患者出现不适或其他异常情况,要及时进行处理。此外,还要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若发现测量结果异常,要及时与医生沟通,进一步评估患者的病情。在后续的治疗过程中,要定期对患者的脉搏进行测量,以便及时了解病情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