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是由水痘 - 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见于儿童。当发现长了水痘,首先要做的就是及时隔离。水痘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用具间接传播。患者应居家隔离至全部疱疹结痂,一般不少于病后 14 天。在隔离期间,要尽量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尤其是未患过水痘或未接种过水痘疫苗的人群,如孕妇、新生儿和免疫力低下者。同时,患者居住的房间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以降低空气中病毒的浓度。
长水痘时,皮肤会出现瘙痒症状,这是因为水痘疱疹会刺激皮肤神经末梢。患者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勤换衣物,避免疱疹被抓破。如果瘙痒难耐,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炉甘石洗剂等止痒药物。炉甘石洗剂具有收敛和保护皮肤的作用,能够缓解瘙痒症状。同时,要给患者剪短指甲,儿童患者可以戴上手套,防止搔抓疱疹引起继发感染。如果疱疹已经破裂,可以涂抹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等,以预防感染。此外,患者洗澡时要注意水温适中,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或沐浴露,以免加重皮肤不适。
在饮食方面,患者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胡萝卜、菠菜、苹果、橙子等,这些食物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促进病情恢复。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海鲜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加重皮肤瘙痒症状,不利于病情的恢复。同时,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多喝温开水,促进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排出毒素。如果患者食欲不佳,可以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保证营养的摄入。
对于症状较轻的水痘患者,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但如果患者出现高热、头痛、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如阿昔洛韦等。阿昔洛韦能够抑制病毒的复制,缩短病程,减轻症状。同时,对于发热症状,可以使用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等,但要注意按照说明书的剂量使用,避免过量用药。在使用药物治疗时,患者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在水痘患病期间,患者和家属要密切关注病情的变化。要注意观察体温、精神状态、食欲等情况。如果患者出现高热不退、精神萎靡、头痛剧烈、呕吐频繁等症状,可能是出现了并发症,如脑炎、肺炎等,应立即就医。同时,要观察疱疹的变化,如疱疹的数量、大小、颜色等。如果疱疹出现红肿、化脓等情况,说明可能继发了感染,也需要及时治疗。此外,患者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复诊,以便医生了解病情的恢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