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口腔护理中,医用消炎漱口水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能辅助清洁口腔,抑制细菌滋生,减轻炎症。不同类型的医用消炎漱口水成分和功效有所差异,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医用消炎漱口水。
氯己定漱口水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医用消炎漱口水。其主要成分氯己定具有强大的广谱抗菌作用,能有效抑制口腔内多种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对于牙龈炎、牙周炎等口腔炎症,有很好的治疗和预防效果。使用时,一般建议每次含漱 15 - 20 毫升,在口腔内停留 30 秒至 1 分钟后吐出,每天使用 2 - 3 次。不过,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牙齿和舌背黏膜着色,使味觉发生改变,还可能引起口腔黏膜剥脱等不良反应。所以,使用一段时间后应咨询医生是否继续使用。
复方硼砂漱口水含有硼砂、碳酸氢钠等成分。硼砂有消毒防腐的作用,碳酸氢钠能调节口腔的酸碱度,营造不利于细菌生长的环境。它对于口腔炎、咽炎等炎症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使用时,需将其按照一定比例稀释后含漱,通常是取适量漱口水加等量温水稀释。每天含漱 3 - 4 次,每次含漱时间约 1 - 2 分钟。但要注意,该漱口水不能吞服,且儿童使用时需在成人监护下进行,因为硼砂如果大量摄入可能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西吡氯铵漱口水是一种阳离子季铵化合物,作为表面活性剂,能降低表面张力,从而起到抑制和杀灭细菌的作用。它对牙菌斑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牙龈炎。使用方法与其他漱口水类似,每次含漱 10 - 15 毫升,每天 2 - 3 次。这种漱口水相对比较温和,不良反应较少,但也有少数人可能会出现口腔黏膜刺激等轻微不适症状。如果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过氧化氢漱口水具有强氧化性,能释放出新生氧,起到杀菌、除臭的作用。对于厌氧菌感染引起的口腔炎症,如冠周炎等,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一般使用 1.5% - 3% 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含漱,每次含漱 10 - 15 毫升,每天 2 - 3 次。使用时可能会有轻微的气泡产生,这是正常现象。但过氧化氢具有一定的腐蚀性,使用浓度不宜过高,且不能长期使用,以免损伤口腔黏膜。
康复新液漱口水是一种中成药,主要成分是美洲大蠊干燥虫体的提取物。它具有通利血脉、养阴生肌的功效,能促进口腔黏膜的修复和再生。对于口腔溃疡、口腔黏膜损伤等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使用时,每次含漱 10 - 20 毫升,每天 3 - 4 次。它不仅能消炎,还能加速创面的愈合,减少疼痛。而且其安全性较高,副作用较少,适合各类人群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