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肌肉拉伤是常见的运动损伤,当出现这种情况时,首先要做的就是立即停止运动。运动过程中发生腹部肌肉拉伤,若不及时停止,会让受伤的肌肉持续受到牵拉和刺激,导致损伤进一步加重。比如在进行仰卧起坐、卷腹等腹部运动时突然感到疼痛,应马上停止动作,找个安全舒适的地方平躺下来,放松身体,避免随意活动和用力,以减少对受伤肌肉的二次伤害。
停止运动后,在受伤后的 48 小时内,应及时进行冰敷。冰敷能够使受伤部位的血管收缩,减少局部血液循环,从而减轻肿胀和疼痛。可以用冰袋或者用毛巾包裹冰块敷在受伤的腹部肌肉处,每次冰敷 15 - 20 分钟,每隔 2 - 3 小时冰敷一次。同时,还可以对受伤部位进行加压包扎,使用弹性绷带适度包扎腹部,注意包扎力度要适中,既能起到压迫止血、减轻肿胀的作用,又不能过紧影响血液循环。
腹部肌肉拉伤后,充足的休息至关重要。休息可以让受伤的肌肉得到放松和修复,避免过度活动导致损伤难以恢复。在休息期间,要避免进行剧烈的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尽量减少弯腰、扭腰、用力咳嗽等可能牵扯到腹部肌肉的动作。一般来说,轻度的腹部肌肉拉伤需要休息 1 - 2 周,中度损伤可能需要 2 - 3 周甚至更长时间,具体休息时长要根据损伤的严重程度来确定。
如果腹部肌肉拉伤后疼痛较为明显,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具有抗炎、止痛的作用,能够减轻受伤部位的炎症反应和疼痛。也可以使用一些外用药物,如云南白药气雾剂、扶他林软膏等,涂抹在受伤的腹部肌肉表面,通过皮肤渗透发挥药效,起到消肿止痛的效果。但要注意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剂量,避免自行用药带来不良反应。
在腹部肌肉拉伤的恢复后期,当疼痛和肿胀基本消失后,可以逐渐开始进行康复训练。康复训练要循序渐进,从简单的动作开始,如缓慢的腹部呼吸练习,通过深呼吸和缓慢呼气,增强腹部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随着恢复情况的好转,可以逐渐增加一些轻度的腹部肌肉锻炼,如仰卧屈膝、平板支撑等,但要注意动作的幅度和强度,避免再次拉伤肌肉。康复训练能够促进腹部肌肉的血液循环,加速肌肉功能的恢复,让身体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