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死是生命走向终结的一个特殊阶段,病人在这一时期身体会出现一系列显著变化。神经系统方面,病人的意识状态会逐渐改变。起初可能表现为嗜睡,睡眠时间明显增多,唤醒后也很快又陷入睡眠。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意识模糊,对周围环境的认知和定向能力下降,分不清时间、地点和人物。严重时可发展为昏迷,对外界刺激毫无反应。这是因为大脑功能逐渐衰退,神经传导和调节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导致意识水平不断降低。
在濒死阶段,循环系统也会有明显的异常。血压通常会逐渐下降,这是由于心脏功能逐渐衰竭,无法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压力。脉搏变得细弱、不规则,甚至难以触及。病人的皮肤会变得苍白、湿冷,因为血液循环不畅,体表血液灌注减少。同时,由于心脏输出量的下降,身体各器官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会进一步加重器官功能的损害。例如,肾脏灌注不足会导致尿量减少,严重时可出现无尿的情况。
呼吸系统的改变也是濒死病人常见的临床表现。呼吸频率和节律会发生变化,可能出现呼吸急促,这是身体试图通过加快呼吸来获取更多的氧气。但随着病情的恶化,呼吸会变得浅慢、不规则,甚至出现潮式呼吸,即呼吸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为浅慢,随后出现一段呼吸暂停,如此反复。这是由于呼吸中枢功能受到抑制,对呼吸的调节能力下降所致。此外,病人可能会出现喉部痰鸣音,这是因为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且排出不畅。
濒死病人的消化系统功能也会明显减退。病人会出现食欲减退,甚至完全不想进食,这是由于身体代谢功能下降,胃肠道蠕动减慢,消化液分泌减少。同时,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这可能与胃肠道淤血、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此外,病人的排便和排尿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可能出现便秘或失禁的情况,这与肠道和膀胱的神经调节功能紊乱有关。
濒死病人的感官功能也会逐渐衰退。视觉方面,病人的视力会逐渐模糊,可能出现双眼无神、凝视等表现。听觉通常是最后消失的感官,但病人对声音的反应会逐渐减弱。嗅觉和味觉也会变得迟钝,对食物的味道和周围环境的气味感知不明显。触觉方面,病人对疼痛等刺激的敏感度降低,但仍可能会有一些不适的感觉。这些感官功能的变化是身体整体功能衰退的一部分,反映了濒死阶段身体各系统功能的全面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