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感冒期间,不少人会遇到流鼻血的情况,这往往让人担忧。其实,感冒流鼻血在一定程度上是较为常见的现象。感冒通常由病毒感染引发,会导致上呼吸道出现炎症。炎症会使鼻腔黏膜处于充血、肿胀的状态,变得更加脆弱。当鼻腔黏膜受到轻微刺激,比如擤鼻涕时用力过猛,就可能导致黏膜下的血管破裂,从而引发出血。从这个角度看,感冒时偶尔流少量鼻血是相对正常的机体反应。
一方面,感冒病毒侵袭鼻腔后,免疫系统会启动防御机制,使得鼻腔内的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这就如同水管的管壁变薄,在压力稍有变化时就容易破裂。另一方面,感冒时往往会伴有鼻塞、流涕等症状,人们会频繁地擤鼻子。频繁的外力作用于鼻腔黏膜,会进一步损伤已经脆弱的血管。此外,干燥的环境也会加重鼻腔黏膜的干燥程度,降低其弹性,增加流鼻血的几率。比如在冬季,室内暖气开放,空气湿度较低,就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如果只是偶尔流少量鼻血,且出血能够在短时间内自行停止,这种情况大多是正常的。这可能只是鼻腔黏膜的轻微损伤,经过适当的休息和护理,很快就能恢复。然而,如果流鼻血频繁发生,出血量较大,甚至出现血流不止的情况,或者同时伴有头晕、乏力等其他不适症状,那就需要引起重视了。这可能不仅仅是感冒引起的,还可能存在其他潜在的疾病,如鼻腔的器质性病变、血液系统疾病等。
当出现流鼻血时,首先不要惊慌。可以让患者头部稍微前倾,用手指捏住鼻翼两侧,持续按压5 - 10分钟,一般能够起到止血的作用。同时,可以用冷毛巾敷在额头或颈部,促进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鼻腔的湿润,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滴鼻或喷鼻,增加鼻腔的湿度。还要避免用力擤鼻和挖鼻等不良习惯,以免加重鼻腔黏膜的损伤。此外,要多喝水,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如果流鼻血的情况持续不缓解,或者在采取了上述措施后仍然频繁出血,就应该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详细的检查,如鼻内镜检查、血常规检查等,来明确出血的原因。如果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治疗。特别是对于本身就患有高血压、血液系统疾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更不能忽视流鼻血的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