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理和药理作用的甾体激素,在人体生理调节和疾病治疗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以下将详细介绍其主要的功效与作用。
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能抑制多种炎症介质的产生和释放。在炎症早期,它可以减轻渗出、水肿、毛细血管扩张、白细胞浸润及吞噬反应,从而改善红、肿、热、痛等症状。在炎症后期,糖皮质激素能抑制毛细血管和纤维母细胞的增生,延缓肉芽组织生成,防止粘连及瘢痕形成,减轻后遗症。例如,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糖皮质激素可以迅速缓解关节的炎症和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它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白三烯等炎症介质的合成,减少炎症细胞的聚集和活化,从多个环节阻断炎症反应的进程。
糖皮质激素能抑制免疫系统的多个环节。它可以抑制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和处理,减少淋巴细胞的数量,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降低T细胞和B细胞的活性。在器官移植中,糖皮质激素是常用的免疫抑制剂之一,可防止机体对移植器官产生免疫排斥反应。此外,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糖皮质激素可以调节异常的免疫反应,减少自身抗体的产生,缓解病情。它还能抑制细胞因子的释放,如白细胞介素等,从而减轻免疫反应引起的组织损伤。
糖皮质激素在抗休克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稳定溶酶体膜,减少心肌抑制因子的形成,防止心肌抑制因子所致的心肌收缩无力和内脏血管收缩。同时,糖皮质激素能降低血管对某些缩血管活性物质的敏感性,使微循环血流动力学恢复正常,改善休克状态。在感染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等情况下,糖皮质激素可以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性,减轻内毒素对机体的损害。它还能增强血管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使血压升高。例如,在严重感染导致的感染性休克中,及时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以帮助患者稳定血压,改善组织灌注,提高生存率。
糖皮质激素对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都有显著影响。在糖代谢方面,它可以促进糖原异生,减少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使血糖升高。对于蛋白质代谢,糖皮质激素能促进蛋白质分解,抑制蛋白质合成,导致负氮平衡。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引起肌肉萎缩、皮肤变薄等不良反应。在脂肪代谢方面,糖皮质激素可以使脂肪重新分布,促进四肢脂肪分解,使脂肪向心性分布,出现满月脸、水牛背等特殊体型。此外,糖皮质激素还能影响水和电解质代谢,有较弱的盐皮质激素样作用,保钠排钾,长期大量使用可能导致水钠潴留和低钾血症。
糖皮质激素还具有一些其他的作用。它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引起欣快、激动、失眠等症状,大剂量使用时甚至可能诱发精神失常。在血液系统方面,糖皮质激素能刺激骨髓造血功能,使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增多,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加,但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此外,糖皮质激素对消化系统也有一定影响,它可以增加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提高食欲,促进消化,但长期使用可能会诱发或加重胃溃疡。在呼吸系统方面,糖皮质激素可以减轻呼吸道黏膜的炎症和水肿,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