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里面有东西堵住的感觉会让人十分不适,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这种情况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比如耵聍栓塞、中耳积液、外耳道异物等。当出现这种状况时,不要惊慌,可先自行初步判断原因,再采取相应措施。
当感觉耳朵被堵住时,要先回忆近期是否有相关经历。比如是否有游泳、洗澡时耳朵进水的情况,如果是进水导致,可能会感觉耳朵内有明显的水晃动声。还要想想是否有挖耳的行为,若挖耳后出现堵塞感,有可能是耵聍被推向了耳道深处。另外,近期是否有感冒、鼻炎等上呼吸道疾病,如果有,可能是咽鼓管功能障碍导致中耳积液,从而引起耳朵堵塞。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动作来辅助判断,如吞咽、打哈欠,若堵塞感有短暂缓解,可能与咽鼓管功能有关。
对于因进水导致的耳朵堵塞,可以尝试单脚跳的方法。将头偏向进水的一侧,然后单脚跳动,利用重力使水流出。也可以用干净的棉签轻轻伸进外耳道,将水吸干,但要注意不要将棉签伸得太深,以免损伤鼓膜。如果是耵聍堵塞且耵聍位置较浅,可以在家人的帮助下,使用干净的镊子小心夹出。不过要确保镊子干净且操作时动作轻柔,避免损伤耳道皮肤。还可以使用滴耳液软化耵聍,按照说明书滴入适量滴耳液,保持患耳向上一段时间,使耵聍充分软化后,可能会自行排出。
如果经过自我判断和居家处理后,耳朵堵塞感仍未缓解,或者出现听力下降、耳痛、耳鸣、眩晕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比如,耵聍位置较深,自己无法取出时,就需要专业医生借助耳镜等工具进行处理。如果怀疑是中耳积液,医生会进行详细的耳部检查,如耳内镜检查、纯音听力测试等,以明确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另外,若有外耳道异物,如小珠子、小飞虫等进入耳朵,也必须尽快就医,由医生安全取出,防止异物损伤耳道和鼓膜。
在医院,医生会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对于耵聍栓塞,常用的方法是外耳道冲洗,医生会使用温热的生理盐水将耵聍冲出。对于中耳积液,可能会采用鼓膜穿刺抽液的方法,将中耳内的液体抽出,以缓解堵塞感。如果是咽鼓管功能障碍,医生可能会给予药物治疗,如鼻喷激素、黏液促排剂等,以改善咽鼓管的通气功能。对于外耳道炎、中耳炎等疾病引起的堵塞,会根据病情使用抗生素滴耳液、口服抗生素等进行抗感染治疗。
为了避免耳朵出现堵塞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耳部卫生。不要频繁挖耳,因为过度挖耳可能会损伤耳道皮肤,导致耵聍分泌异常或引发感染。在游泳、洗澡时,可以佩戴耳塞,防止水进入耳朵。如果有上呼吸道疾病,要及时治疗,避免病情蔓延影响耳部。另外,要保持鼻腔通畅,可通过正确的擤鼻方法来减轻鼻腔压力,避免用力擤鼻导致中耳压力异常。定期进行耳部检查,特别是中老年人和儿童,以便及时发现耳部问题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