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在发烧的时候会有感觉冷的现象。这其实与人体的体温调节机制密切相关。人体的下丘脑有一个体温调节中枢,它就像一个精准的“恒温器”,负责维持人体的正常体温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当身体受到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入侵时,免疫系统会被激活,释放出一些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会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升高。原本正常的体温在新的调定点下就显得过低了,身体会误以为处于寒冷环境,从而启动一系列产热和减少散热的机制,这就是发烧时感觉冷的根本原因。
体温调节中枢在人体的体温平衡中起着关键作用。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免疫系统会识别这些外来入侵者,并释放出白细胞介素等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会随着血液循环到达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促使体温调节中枢将体温调定点上调。就好比把恒温器的设定温度调高了,此时身体会认为当前的体温低于设定值,于是开始采取措施来升高体温。为了达到新的体温设定值,身体会通过收缩皮肤血管来减少热量散失,同时增加肌肉的活动量,比如出现寒战,以此来产生更多的热量。这种身体的自我调节反应,会让我们在发烧时感觉到寒冷。
血管收缩是发烧感觉冷的一个重要表现。当体温调节中枢上调体温调定点后,身体会优先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于是外周血管开始收缩。皮肤表面的血管收缩会导致皮肤血流量减少,皮肤温度降低。我们的皮肤中有大量的温度感受器,当皮肤温度下降时,这些感受器会将寒冷的信号传递给大脑,让我们产生寒冷的感觉。而且,皮肤温度降低还会影响汗液的分泌,因为汗液的蒸发可以带走热量,减少汗液分泌也是身体为了减少热量散失、升高体温的一种方式。所以,当我们发烧感觉冷的时候,常常会发现自己的手脚冰凉,这就是血管收缩导致的结果。
寒战是身体为了增加产热而采取的一种方式。当体温调节中枢发现体温低于新的设定值时,会向肌肉发出指令,引起肌肉的不自主收缩,也就是寒战。在寒战的过程中,肌肉会快速地收缩和舒张,这个过程会消耗大量的能量,同时产生热量。每一次肌肉的收缩和舒张都会伴随着能量的转化,其中一部分能量会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出来,从而帮助身体升高体温。寒战产热是一种非常高效的产热方式,能够在短时间内让身体的产热量大幅增加,以尽快达到体温调节中枢设定的新体温值。
当出现发烧感觉冷的情况时,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应对措施。首先,可以适当增添衣物,尤其是注意手脚的保暖,这样可以缓解寒冷的感觉,同时也有助于减少身体的热量散失。但要注意不要过度包裹,以免影响身体的散热。其次,可以喝一些温热的饮品,如温开水、热汤等,既能补充身体因发热而流失的水分,又能帮助升高体温。如果体温超过了38.5℃,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退烧药,以降低体温。此外,还应该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身体有足够的能量来对抗疾病。如果发烧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如呼吸困难、剧烈头痛等,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