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是常见现象,晒太阳是辅助治疗的有效方式之一。了解晒太阳该晒哪些部位至关重要。一般来说,皮肤是接受阳光中蓝光的主要部位,蓝光可促进胆红素的分解和代谢,从而减轻黄疸症状。所以,要选择合适且面积较大的皮肤暴露部位进行晒太阳。
头部和面部是可以晒太阳的部位。头部的皮肤面积相对较大,且头皮的血液循环丰富。阳光中的蓝光能够通过头皮被吸收,促进胆红素的代谢。在晒头部时,要注意保护好宝宝的眼睛,避免阳光直射对眼睛造成伤害。可以用小毛巾或眼罩轻轻遮住宝宝的双眼。面部的皮肤也能有效接收蓝光,不过同样要注意保护宝宝的眼睛和脸部娇嫩的皮肤。可以在阳光较为温和的时候,让宝宝的面部适当接受阳光照射,每次时间不宜过长,5 - 10分钟左右即可,这样既能起到一定的退黄作用,又能避免皮肤晒伤。
胸部和腹部的皮肤面积大,也是晒太阳的重点部位。胸部的皮肤下面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组织,阳光中的蓝光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在晒胸部和腹部时,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宝宝着凉。可以在室内阳光充足的地方,让宝宝平躺在床上,解开宝宝的上衣,露出胸部和腹部,但要注意用小被子盖住宝宝的腿部和脚部。每次晒太阳的时间可以控制在15 - 20分钟。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宝宝刚吃完奶,不要马上晒太阳,以免引起吐奶等不适症状,最好在喂奶后半小时到一小时后进行。
背部是人体阳气汇聚的地方,晒太阳对宝宝的身体非常有益。宝宝的背部皮肤面积大,且肌肉丰厚,能更好地吸收阳光中的蓝光。在给宝宝晒背部时,可以让宝宝趴在柔软的垫子上,注意头部要偏向一侧,保证呼吸顺畅。为了防止宝宝晒伤,可以在宝宝的背部垫上一层薄毛巾。阳光照射的时间可以适当长一些,大约20 - 30分钟。不过要密切观察宝宝的反应,如果宝宝出现哭闹、烦躁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晒太阳。
四肢的皮肤也是接收蓝光的重要部位。宝宝的手臂和腿部皮肤相对较厚,能够承受一定时间的阳光照射。在晒四肢时,可以让宝宝穿着宽松的衣服,将袖子和裤腿卷起,充分暴露手臂和腿部的皮肤。每次晒太阳的时间可以根据宝宝的适应情况而定,一般15 - 20分钟为宜。同时,要注意观察宝宝四肢的皮肤是否有发红等晒伤迹象。如果发现皮肤有异常,要及时停止晒太阳,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在给新生儿晒太阳时,除了要选对部位,还有很多注意事项。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时间,一般在上午10点前和下午4点后,此时阳光较为温和,不易晒伤宝宝。其次,晒太阳的时间要循序渐进,从几分钟开始逐渐增加。同时,要注意观察宝宝的反应,如出现出汗过多、皮肤发红等情况,要及时停止。另外,晒太阳时要注意室内的温度和通风,避免宝宝过热或着凉。如果宝宝的黄疸症状较为严重,应及时就医,晒太阳只能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不能替代正规的医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