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母乳喂养过程中,涨奶和堵奶是许多妈妈会遇到的情况,准确区分它们对于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至关重要。下面从多个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涨奶和堵奶的区别。
涨奶时,乳房会有明显的胀满感,外观上乳房变得饱满、坚挺,皮肤可能会稍有紧绷。妈妈会感觉到乳房有轻微的胀痛,这种胀痛通常是双侧乳房同时出现,而且在宝宝吸吮或者挤奶后,症状会得到明显缓解。一般来说,涨奶时乳汁能够比较顺畅地流出。而堵奶则不同,乳房局部会出现硬块,硬块的大小和形状各不相同,有的可能像黄豆大小,有的则可能更大。堵奶部位的皮肤温度会升高,触摸时会有疼痛感,而且这种疼痛往往比较剧烈。乳汁排出不畅,宝宝吸吮时会感觉很费力,甚至可能吸不出奶。
涨奶主要是因为乳汁分泌过多,而宝宝的吸吮量相对较少,导致乳汁在乳房内积聚。比如,妈妈的饮食中含有较多促进乳汁分泌的食物,或者宝宝睡眠时间较长,没有及时吸吮,都容易引起涨奶。另外,产后激素水平的变化也会刺激乳腺分泌更多的乳汁,从而引发涨奶。堵奶的原因则较为复杂,可能是因为乳腺管受到压迫,比如妈妈穿着过紧的内衣,或者长时间保持不良的睡姿,压迫到了乳房。也可能是因为乳头皲裂,细菌侵入乳腺管,引起炎症,导致乳腺管堵塞。此外,乳汁过于浓稠,也容易在乳腺管内形成堵塞。
涨奶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让妈妈感觉非常不适,乳房的胀痛会影响妈妈的日常生活和休息。长时间的涨奶还可能会导致乳汁分泌减少,因为身体会根据乳房内乳汁的储存情况来调节乳汁的分泌。不过,一般情况下,涨奶不会对妈妈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堵奶则可能会引发乳腺炎,出现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乳腺炎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乳腺脓肿,需要进行手术切开引流,这会给妈妈带来很大的痛苦,也会影响母乳喂养的继续进行。
对于涨奶,妈妈可以通过增加宝宝的吸吮次数来缓解,让宝宝多吸吮乳房,能够有效地排空乳汁。也可以使用吸奶器将多余的乳汁吸出,在吸奶前,可以用热毛巾热敷乳房,促进乳汁的流出。同时,妈妈要注意调整饮食,避免食用过多油腻、下奶的食物。而堵奶时,首先要进行乳房按摩,从乳房的外侧向乳头方向轻轻按摩,帮助疏通乳腺管。也可以让宝宝多吸吮堵奶的一侧乳房,利用宝宝的吸吮力来疏通堵塞的乳腺管。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妈妈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来控制炎症。
为了预防涨奶,妈妈要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按需哺乳,让宝宝及时吸吮乳房。在饮食方面,要合理搭配,避免过度进补。同时,要注意保持乳房的清洁,避免感染。预防堵奶,妈妈要选择合适的内衣,避免过紧。在睡眠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睡姿,避免压迫乳房。每次喂奶后,可以用手轻轻按摩乳房,促进乳汁的排空。另外,妈妈要注意补充水分,防止乳汁过于浓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