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处于发烧状态时,身体的各项机能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发烧意味着身体正在与疾病作斗争,体温升高会使身体的代谢加快,心脏负担加重。此时,人的体力和耐力都会有所下降。从生理角度来看,运动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和氧气,而发烧时身体的能量供应本就紧张,运动可能会进一步加重身体的负担。比如,一个平时运动能力较强的人,在发烧时可能连简单的慢跑都难以坚持,因为身体的机能已经受到了影响。
发烧时运动存在诸多潜在风险。首先,运动可能导致体温进一步升高,因为运动过程中身体会产生更多的热量。过高的体温可能会对身体的器官造成损害,尤其是大脑。持续的高温可能会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头晕、头痛甚至惊厥等症状。其次,发烧时身体的免疫力相对较低,运动可能会使免疫力进一步下降,让病情恶化。例如,原本只是普通的感冒发烧,由于不当运动,可能会引发支气管炎、肺炎等更严重的疾病。此外,运动还可能加重心脏的负担,对于一些本身就有心脏疾病的人来说,这可能会诱发心脏病发作。
对于轻度发烧,体温在37.5℃ - 38℃之间,如果身体感觉尚可,可以进行一些非常轻微的活动,如在室内缓慢散步。这样的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身体恢复。但要注意控制时间和强度,每次散步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当体温处于38℃ - 39℃的中度发烧时,不建议进行任何运动。此时身体已经处于较为虚弱的状态,应该以休息为主,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身体有足够的能量来对抗疾病。而当体温超过39℃的高烧时,必须严格卧床休息,避免一切运动。因为高烧时身体的各个器官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运动只会雪上加霜。
除了发烧程度,判断能否运动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比如症状的严重程度,如果除了发烧还伴有咳嗽、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那么无论发烧程度如何,都不适合运动。此外,个人的身体基础状况也很重要。如果平时身体素质较好,在轻度发烧时可能能够承受一些轻微运动,但如果本身身体就比较虚弱,即使是轻度发烧也应该避免运动。另外,还要考虑发烧的原因,如果是传染性疾病引起的发烧,运动可能会增加传染给他人的风险,同时也不利于自身病情的恢复。
当发烧完全康复后,也不能立即恢复到原来的运动强度。应该逐渐增加运动量,给身体一个适应的过程。在康复后的最初几天,可以从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开始,如瑜伽中的简单体式,每次进行10 - 15分钟。随着身体的恢复,可以逐渐过渡到慢跑、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但要注意控制运动时间和强度。一般来说,在康复后的一周内,运动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强度也要比平时降低。经过两周左右的适应期,如果身体没有不适反应,就可以逐渐恢复到正常的运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