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药领域,和胃降逆是针对胃气上逆所采取的一种治疗原则,许多中成药都具有这一功效。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和胃降逆中成药。
木香顺气丸是一款经典的和胃降逆中成药。它主要由木香、砂仁、香附(醋制)、槟榔、甘草、陈皮、厚朴(制)、枳壳(炒)、苍术(炒)、青皮(炒)等中药组成。这些药物相互配伍,起到行气化湿、健脾和胃的作用。当人体出现湿浊中阻、脾胃不和导致的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恶心、嗳气纳呆等症状时,木香顺气丸能够发挥良好的疗效。其作用机制在于通过调理气机,使胃气能够正常下降,从而改善不适症状。在服用时,一般按照说明书的剂量,用温开水送服。不过,孕妇需慎用,因为其中的一些药物可能对胎儿有潜在影响。
保和丸也是常用的和胃降逆药物。它的成分有山楂(焦)、六神曲(炒)、半夏(制)、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炒)、麦芽(炒)等。主要功效是消食导滞和胃。当人们饮食不节制,吃得过多过杂,导致食积停滞、脘腹胀满、嗳腐吞酸、不欲饮食等情况时,保和丸就可以大显身手。它能够促进食物的消化,消除肠胃中的积食,减轻胃部的负担,进而达到和胃降逆的效果。对于小儿食积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服用时,根据年龄和病情的不同,剂量有所差异。一般来说,成人按照常规剂量服用即可。在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避免食用生冷、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影响药效。
沉香化气丸由沉香、木香、广藿香、香附(醋制)、砂仁、陈皮、莪术(醋制)、六神曲(炒)、麦芽(炒)、甘草等组成。具有理气疏肝、消积和胃的功效。适用于肝胃气滞、脘腹胀痛、胸膈痞满、不思饮食、嗳气泛酸等症状。其作用原理是通过疏肝理气,调节肝脏的疏泄功能,因为肝与胃在生理和病理上相互关联,肝气不舒容易导致胃气上逆。沉香化气丸能够使肝气条达,从而间接起到和胃降逆的作用。在服用沉香化气丸时,要注意保持情绪舒畅,避免生气恼怒,因为不良情绪会加重病情。同时,胃阴虚者不宜服用,因为该药物可能会加重胃阴虚的症状。
胃苏颗粒是现代研制的和胃降逆中成药。它主要由紫苏梗、香附、陈皮、香橼、佛手、枳壳、槟榔、鸡内金(制)等组成。具有理气消胀、和胃止痛的功效。对于气滞型胃脘痛,症见胃脘胀痛,窜及两胁,得嗳气或矢气则舒,情绪郁怒则加重,胸闷食少,排便不畅等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其作用特点是能够快速缓解胃脘部的胀痛不适,调节胃肠功能,促进胃肠蠕动,使胃气下行。在服用胃苏颗粒时,用适量开水冲服,搅拌均匀后趁热服用。服药期间要注意饮食规律,避免食用辛辣、生冷、油腻食物。如果服药三天后症状没有缓解,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越鞠保和丸由栀子(姜制)、六神曲(麸炒)、香附(醋制)、川芎、苍术、木香、槟榔等组成。具有舒肝解郁、开胃消食的作用。当人体出现气、血、痰、火、湿、食诸郁,导致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吞酸嘈杂、恶心呕吐、饮食不化等症状时,越鞠保和丸能够通过调理气机,消除各种郁滞,达到和胃降逆的目的。它不仅可以改善胃部的不适症状,还能调节人体的整体气机运行。在服用越鞠保和丸时,要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按时按量服用。同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以免影响药物的疗效。如果正在服用其他药物,在使用越鞠保和丸前应咨询医生或药师,避免药物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