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内注射的注意事项

> 老年养生 来源:艾岸养生网 2025-08-06 12:33

皮内注射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在进行皮内注射时,操作人员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首先,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这是防止感染的关键。在操作前,必须认真洗手,洗手时间要足够长,一般不少于 15 秒,并且要使用合适的洗手液,确保手部各个部位都能清洗干净。然后,戴上无菌手套,手套要选择合适的尺码,确保佩戴舒适且能完全覆盖手部。同时,要仔细检查注射器和针头的质量,查看注射器有无破损、漏气等情况,针头是否锋利、无倒钩。此外,操作人员还应熟悉皮内注射的流程和技巧,了解药物的性质、剂量和使用方法,以便在操作过程中能够准确、熟练地进行注射。

皮内注射的注意事项

药物准备是皮内注射的重要环节。在选择药物时,要严格按照医嘱进行,仔细核对药物的名称、剂量、浓度和有效期。对于一些容易过敏的药物,如青霉素等,必须进行严格的皮试。在抽取药物时,要使用无菌注射器,确保药物的纯度和无菌性。抽取药物后,要轻轻摇晃注射器,使药物充分混合均匀,但要注意避免产生过多的气泡。如果注射器内有气泡,应将注射器垂直向上,轻弹针筒,使气泡聚集在注射器的顶部,然后缓慢推动活塞,将气泡排出。同时,要注意药物的保存条件,某些药物需要冷藏保存,在使用前应提前取出,放置至室温后再进行注射。

在进行皮内注射前,对患者的评估和沟通是必不可少的。要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疾病史和用药情况,了解患者是否对即将注射的药物过敏或有其他不良反应。对于有过敏史的患者,要特别谨慎,必要时可先进行小剂量的皮试。同时,要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如是否有发热、感染等情况。在与患者沟通时,要向患者解释皮内注射的目的、方法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取得患者的配合。要告知患者在注射过程中可能会有轻微的疼痛,但这种疼痛是短暂的,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此外,还要询问患者是否有其他特殊需求或不适,以便在操作过程中给予关注和照顾。

注射过程中的操作要点直接关系到皮内注射的效果和安全性。在选择注射部位时,要选择皮肤完整、无瘢痕、无炎症的部位,一般常用的部位是前臂掌侧下段。在消毒注射部位时,要使用合适的消毒剂,如 75%的酒精,以注射点为中心,由内向外螺旋式消毒,消毒范围直径应不小于 5 厘米。消毒后要等待消毒剂完全干燥,避免消毒剂随针头进入体内。在进针时,要将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 5°角刺入皮内,进针深度要适中,一般以针尖斜面全部进入皮内为宜。进针后要固定好针头,缓慢推注药物,推注速度要均匀,一般每秒钟推注 0.1 毫升左右。推注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患者出现疼痛加剧、头晕、心慌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注射,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注射后对患者的观察和护理同样重要。注射完毕后,要迅速拔出针头,不要按压注射部位,以免影响皮试结果的观察。要告知患者在注射部位不要搔抓、揉搓,保持局部清洁干燥。要嘱咐患者在原地休息 15 - 20 分钟,以便观察有无过敏反应。在观察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局部反应,如注射部位有无红晕、硬结、瘙痒等情况。如果出现过敏反应,要立即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如给予抗过敏药物、吸氧等。同时,要做好记录,记录患者的皮试结果、注射时间、药物名称和剂量等信息,以便为后续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