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药领域,川穹和川芎常被人们提及,很多人会疑惑它们是否一样。实际上,“川穹”是一种错误的写法,正确的名称是“川芎”。川芎是伞形科藁本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根茎入药,是一味历史悠久且应用广泛的中药材。其药用价值在多部中医药典籍中均有记载,如《神农本草经》就将其列为上品。
川芎植株高40-60厘米,根茎发达,形成不规则的结节状拳形团块,具浓烈香气。茎直立,圆柱形,具纵条纹,上部多分枝,下部茎节膨大呈盘状。叶互生,为2-3回羽状复叶,小叶3-5对,边缘有锯齿。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花白色。双悬果长圆形,背棱槽内有油管1-3,侧棱槽内有油管2-3。川芎喜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而又较湿润的环境,但川芎苓种培育阶段和贮藏期,则要求冷凉的气候条件。宜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有机质丰富的中性或微酸性砂质壤土上种植。
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在临床上,川芎是治疗头痛的要药,无论是风寒、风热、风湿、血虚、血瘀等引起的头痛,都可以在方剂中配伍使用。对于瘀血阻滞引起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痛、癥瘕肿块、胸胁疼痛、头痛眩晕、风寒湿痹、跌打损伤等病症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川芎还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状态、降低心肌耗氧量、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等作用。
川芎在许多经典方剂中都有应用。例如,四物汤是中医补血、养血的经典药方,由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四味药组成,具有补血和血的功效,主治营血虚滞证,症见头晕目眩,心悸失眠,面色无华,妇人月经不调,量少或经闭不行,脐腹作痛,舌淡,脉细弦或细涩。又如,川芎茶调散,由川芎、荆芥、白芷、羌活、甘草、细辛、防风、薄荷叶等药物组成,具有疏风止痛的功效,主治外感风邪头痛,偏正头痛或巅顶作痛,恶寒发热,目眩鼻塞,舌苔薄白,脉浮者。
虽然川芎具有多种药用功效,但使用时也有一些注意事项。川芎性温,阴虚火旺、多汗、热盛及无瘀之出血证者慎用。孕妇忌用,因为川芎有活血作用,可能会导致流产。在使用川芎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和处方用药,不可自行增减剂量。同时,要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避免与某些药物同时使用产生不良反应。此外,对于过敏体质者,使用川芎前应先进行过敏测试,如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