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参和当归在中药材领域都占据着重要地位,不过它们有着诸多不同。从来源上看,党参为桔梗科植物党参、素花党参或川党参的干燥根。它主要分布于中国的山西、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党参一般在秋季采挖,洗净后晒干即可入药。而当归是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主产于甘肃东南部,以岷县产量多、质量好,其次为云南、四川、陕西、湖北等省也有栽培。当归通常在秋末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待水分稍蒸发后,捆成小把,上棚,用烟火慢慢熏干。
党参的外观形态较为独特。它呈长圆柱形,稍弯曲,长10 - 35cm,直径0.4 - 2cm。表面黄棕色至灰棕色,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每个茎痕的顶端呈凹下的圆点状;根头下有致密的环状横纹,向下渐稀疏,有的达全长的一半,栽培品环状横纹少或无;全体有纵皱纹及散在的横长皮孔样突起,支根断落处常有黑褐色胶状物。质稍柔软或稍硬而略带韧性,断面稍平坦,有裂隙或放射状纹理,皮部淡黄白色至淡棕色,木部淡黄色。当归略呈圆柱形,下部有支根3 - 5条或更多,长15 - 25cm。表面黄棕色至棕褐色,具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样突起。根头(归头)直径1.5 - 4cm,具环纹,上端圆钝,或具数个明显突出的根茎痕,有紫色或黄绿色的茎及叶鞘的残基;主根(归身)表面凹凸不平;支根(归尾)直径0.3 - 1cm,上粗下细,多扭曲,有少数须根痕。质柔韧,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皮部厚,有裂隙及多数棕色点状分泌腔,木部色较淡,形成层环黄棕色。
党参味甘,性平。归脾、肺经。其甘补之力较为平和,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功效。在人体的生理机能调节中,主要侧重于对脾胃和肺脏功能的改善。对于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便溏等症状,党参能起到很好的调理作用。同时,对于肺气不足导致的气短、咳嗽无力等情况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它的甘味能补,辛味能行,性温能通。主要作用于肝脏、心脏和脾脏。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在补血方面,它能为人体补充血液,改善血虚引起的面色苍白、头晕眼花等症状。在活血方面,可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瘀血阻滞。
党参的主要功效集中在补气方面。它可以增强人体的正气,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脾气虚证,对于脾胃虚弱、运化失常导致的倦怠乏力、食少便溏等症状有显著疗效。党参还能补肺气,对于肺气不足引起的咳嗽、气喘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此外,党参还具有一定的养血作用,可用于治疗气血两虚证。当归的功效则更为多样。它是补血的要药,可用于各种血虚证,如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等妇科疾病,常与熟地黄、白芍等药物配伍使用。当归的活血作用也非常突出,能治疗瘀血阻滞引起的多种病症,如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等。同时,当归还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对于血虚肠燥引起的便秘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党参在使用时,一般可以煎汤内服,常用剂量为9 - 30g。也可以入丸、散。在食疗方面,党参可以与乌鸡、排骨等一起炖汤,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不过,实证、热证而正气不虚者不宜使用党参。当归的使用方法也有多种。煎汤内服时,常用剂量为6 - 12g。当归也可制成丸剂、散剂。在食疗中,当归可以用来制作当归生姜羊肉汤,有补血活血、散寒止痛的功效。但是,湿盛中满、大便溏泄者忌服当归。因为当归本身具有一定的滋润作用,对于体内湿气较重、大便稀溏的人来说,服用后可能会加重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