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经历过喉咙哑的情况。喉咙哑,也就是声音嘶哑,它是喉部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声音嘶哑的程度可轻可重,轻者仅表现为音调变低、变粗,重者声音可完全嘶哑甚至失音。那么,喉咙哑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面为大家详细分析。
用声过度或不当是导致喉咙哑的常见原因之一。例如,长时间大声说话、唱歌,或者在嘈杂环境中提高音量交谈等,都容易使喉部肌肉过度疲劳,声带受损。教师、歌手、销售人员等职业人群,由于工作需要长时间用嗓,患声带小结、声带息肉等疾病的几率相对较高。声带小结和息肉会使声带闭合不全,从而出现声音嘶哑的症状。此外,突然的剧烈发声,如尖叫、长时间的喊叫等,也可能导致声带黏膜下出血,引起急性声音嘶哑。这种情况下,患者应立即噤声休息,让喉部得到充分恢复。同时,可适当进行雾化吸入治疗,以减轻喉部的炎症和水肿。
喉部炎症也是引发喉咙哑的重要因素。急性喉炎通常是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患者除了声音嘶哑外,还可能伴有喉部疼痛、咳嗽、发热等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急性喉炎可能会转为慢性喉炎,导致声音嘶哑长期不愈。慢性喉炎的病因较为复杂,可能与长期吸烟、饮酒、吸入有害气体、粉尘等因素有关。喉部的特异性炎症,如喉结核、喉梅毒等,也会导致喉部组织受损,引起声音嘶哑。对于喉部炎症引起的声音嘶哑,应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如果是病毒感染,可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果是细菌感染,则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同时,患者要注意休息,多喝水,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喉部肿物是导致喉咙哑的严重原因之一。喉部良性肿物,如乳头状瘤、纤维瘤、囊肿等,虽然生长缓慢,但随着肿物的增大,会逐渐压迫声带,影响声带的正常运动,导致声音嘶哑。喉部恶性肿瘤,如喉癌,早期症状可能仅表现为声音嘶哑,容易被患者忽视。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喉部疼痛、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症状。因此,如果声音嘶哑持续时间较长,且经过治疗无明显改善,应及时到医院进行喉镜检查,以排除喉部肿物的可能。对于喉部肿物,通常需要手术治疗,术后还可能需要配合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
支配喉部肌肉的神经受损也会导致喉咙哑。迷走神经、喉返神经等神经受到损伤,会使喉部肌肉运动不协调,声带运动障碍,从而出现声音嘶哑的症状。颈部手术、颈部外伤、甲状腺疾病等都可能损伤喉返神经。此外,一些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肿瘤、脑出血、脑梗死等,也可能影响喉部神经的功能,导致声音嘶哑。对于神经损伤引起的声音嘶哑,治疗较为复杂,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果是手术损伤,可根据情况进行神经修复手术;如果是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则需要治疗原发疾病。同时,患者可进行嗓音训练,以改善声音质量。
除了上述原因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可能导致喉咙哑。内分泌紊乱,如甲状腺功能减退,会使喉部组织代谢减慢,导致声带肿胀,引起声音嘶哑。胃食管反流病,胃酸反流至喉部,会刺激喉部黏膜,引起喉部炎症,导致声音嘶哑。此外,心理因素也可能导致癔症性失音,患者在受到精神刺激后突然出现声音嘶哑或失音,但喉部检查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对于这些因素引起的声音嘶哑,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可补充甲状腺素;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可使用抑酸药物和促胃肠动力药物。同时,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精神紧张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