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判断是否存在细菌感染时,血常规是一项常用的检查项目。其中白细胞计数是重要指标之一。一般来说,成人白细胞计数的参考值为(4.0~10.0)×10⁹/L。当白细胞计数高于这个范围时,可能提示存在细菌感染。因为细菌入侵人体后,免疫系统会启动防御机制,白细胞作为免疫细胞会大量增殖,以对抗细菌。但白细胞计数升高并不一定就意味着是细菌感染,其他因素如炎症、应激等也可能导致其升高。此外,中性粒细胞比例也是判断细菌感染的重要依据,正常成人中性粒细胞比例为50%~70%。如果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同时伴有白细胞计数升高,细菌感染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细菌感染发生后数小时内就会升高。正常情况下,血清CRP参考值小于10mg/L。当发生细菌感染时,CRP水平会迅速升高,且其升高程度与感染的严重程度相关。一般轻度感染时,CRP可能在10~50mg/L之间;中度感染时,CRP可达到50~100mg/L;严重感染时,CRP甚至会超过100mg/L。与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相比,CRP的特异性相对较高,能更敏感地反映炎症的存在和程度。不过,一些非感染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等也可能导致CRP升高,所以需要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降钙素原是一种蛋白质,在细菌感染时,尤其是严重细菌感染和脓毒症时,PCT水平会显著升高。正常健康人血清PCT水平低于0.05ng/mL。当PCT在0.05~0.5ng/mL之间时,可能存在局部细菌感染,但感染程度相对较轻;PCT在0.5~2ng/mL之间,提示可能为中度感染;PCT大于2ng/mL时,高度提示严重细菌感染或脓毒症。PCT的优势在于其对细菌感染的特异性较高,在病毒感染时,PCT一般不会明显升高,因此可以帮助医生区分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对于指导抗生素的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血沉即红细胞沉降率,它反映的是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度。正常成年男性血沉参考值为0~15mm/1h末,成年女性为0~20mm/1h末。在细菌感染时,血沉会增快。这是因为细菌感染导致体内炎症反应,使得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等物质增多,从而使红细胞的表面电荷发生改变,容易相互聚集,导致血沉加快。不过,血沉增快并非细菌感染所特有,许多其他疾病如结核、风湿性疾病、恶性肿瘤等也会出现血沉增快的情况。而且血沉的变化相对较为缓慢,在感染初期可能并不明显,所以通常需要结合其他指标一起判断。
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组成成分,当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时,会释放内毒素进入血液。正常人体内血清内毒素含量极低,一般小于0.1EU/mL。如果检测到血清内毒素水平升高,提示可能存在革兰氏阴性菌感染。但内毒素检测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且在一些非感染性情况下,如肠道屏障功能受损时,也可能出现内毒素水平轻度升高。因此,内毒素检测结果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指标进行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