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通常由细菌、病毒感染或饮食不当等因素引起,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以下为大家详细介绍治疗肠胃炎的十大常用药。
对于细菌感染引发的肠胃炎,抗生素类药物是常用的治疗手段。诺氟沙星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它能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的活性,阻碍细菌DNA复制,从而达到杀菌的效果。一般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肠胃炎,成人常用剂量为一次0.3 - 0.4g,一日2次,疗程通常为3 - 7日。不过,使用诺氟沙星可能会有胃肠道不适、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孕妇、哺乳期妇女及18岁以下患者禁用。另外,左氧氟沙星也是常用的抗生素,抗菌作用强,对多数肠杆菌科细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用法用量需根据病情遵医嘱,使用时要注意可能出现的肌腱炎、肌腱断裂等严重不良反应。
蒙脱石散是一种常用的止泻药,它具有层纹状结构及非均匀性电荷分布,对消化道内的病毒、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有固定、抑制作用。它还能覆盖在消化道黏膜上,提高黏膜屏障对攻击因子的防御功能。成人每次1袋(3克),一日3次。服用时将本品倒入半杯温开水(约50毫升)中混匀快速服完。注意治疗急性腹泻时首次剂量应加倍。复方地芬诺酯片也是止泻药,它可以直接作用于肠平滑肌,通过抑制肠黏膜感受器,消除局部黏膜的蠕动反射而减弱肠蠕动。但长期应用时可产生依赖性,所以不宜大量、长期使用。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能补充人体正常生理细菌,调整肠道菌群平衡,抑制并清除肠道中对人具有潜在危害的细菌。它所含的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蜡样芽孢杆菌等有益菌,可在肠道形成生物屏障,阻止有害菌的入侵和定植。一般饭后用温水或温牛奶送服,成人一次3片,一日3次。布拉氏酵母菌散也是常用的益生菌,它是一种真菌性益生菌,可用于治疗成人和儿童腹泻,及肠道菌群失调所引起的腹泻症状。它不受抗菌药物的影响,安全性较高,但对本品中某一成分过敏者禁用。
奥美拉唑是质子泵抑制剂,它能够特异性地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抑制壁细胞中的H⁺-K⁺-ATP酶的活性,从而有效地抑制胃酸的分泌。对于肠胃炎伴有胃酸过多、胃痛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一般用法是口服,不可咀嚼,一次20mg(一次1片),一日1 - 2次。部分患者服用后可能会出现头痛、腹泻、恶心等不良反应。雷尼替丁是H₂受体拮抗剂,能竞争性阻断组胺与胃壁细胞上H₂受体结合,抑制胃酸分泌。它可以缓解胃酸过多所致的胃痛、胃灼热感(烧心)、反酸等症状。用法用量需根据具体病情,长期使用可能会有乏力、头痛、头晕等不良反应。
消旋山莨菪碱片能解除平滑肌痉挛、胃肠绞痛、胆道痉挛以及有机磷中毒等。它可以使平滑肌明显松弛,并能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成人常用量:口服,一次5 - 10mg(1 - 2片),一日3次。用药后可能会出现口干、面红、视物模糊等不良反应,颅内压增高、脑出血急性期、青光眼、幽门梗阻、肠梗阻及前列腺肥大者禁用。颠茄片也有解除胃肠道痉挛、抑制腺体分泌的作用。主要用于缓解胃肠道痉挛性疼痛,口服,剂量可根据疼痛情况遵医嘱,服用后可能会有便秘、出汗减少、口鼻咽喉及皮肤干燥等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