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食发烧在生活中较为常见,尤其在儿童群体中更为多发。要了解积食发烧的特点,首先要明白它是因食物在胃肠道内堆积,无法及时消化,进而产生内热,引发身体发热的现象。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积食发烧的几个显著特点。
积食发烧的体温通常不会急剧升高到很高的程度,一般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体温在37.5℃ - 39℃之间。而且发热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常常在夜晚睡觉时体温升高明显,白天体温相对会有所下降。这是因为夜晚人体的消化功能相对减弱,胃肠蠕动变慢,食物更易堆积,从而导致内热加重,体温升高。而白天人体活动较多,胃肠蠕动相对活跃,积食情况有所缓解,体温也就随之降低。
积食发烧必然会伴有一系列消化系统的症状。孩子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对平时喜欢的食物也提不起兴趣,看到食物甚至会有厌烦的表现。还会出现口臭,这是由于食物在胃内发酵、腐败产生异味,通过口腔散发出来。腹胀也是常见症状之一,孩子的肚子摸起来鼓鼓的,有的孩子还会自述肚子不舒服。此外,大便也会出现异常,可能便秘,好几天不排便,大便干结;也可能腹泻,大便酸臭,夹杂着未消化的食物残渣。
积食发烧时孩子的精神状态与其他原因引起的发烧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孩子的精神状态不会太差,虽然会有一些萎靡不振,但不像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发烧那样精神极度萎靡、昏昏欲睡。在体温不是特别高的时候,孩子还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活动,比如玩耍、看电视等,但活动量会比平时减少。不过,如果积食情况严重,持续时间较长,孩子也会因为身体不适而变得烦躁不安、爱哭闹。
观察孩子的舌苔和面色也能发现积食发烧的特点。舌苔会变得厚腻,尤其是舌中部和后部,颜色可能发黄。这是因为积食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常,水湿和食物残渣在体内积聚,反映在舌苔上。面色方面,孩子可能会出现面色发红,尤其是两颧部位,就像化了妆一样。这是由于积食产生的内热向上熏蒸,使得面部气血运行加快,出现潮红的现象。而且孩子的嘴唇也可能比平时更红,颜色鲜艳。
积食发烧的病程一般不会太长,如果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如调整饮食、服用消食化积的药物等,通常3 - 5天体温就能恢复正常。在恢复过程中,孩子的消化系统症状会逐渐改善,食欲慢慢恢复,口臭减轻,腹胀缓解,大便也会恢复正常。但如果不重视,继续让孩子暴饮暴食,积食情况会反复出现,发烧也会持续或反复。所以在孩子恢复期间,要注意饮食的调整,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再次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