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虫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寄生虫,感染蛔虫可能会导致腹痛、消化不良等多种症状,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及时使用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至关重要。目前,市面上有多种治疗蛔虫的药物,它们各有特点和适用情况。
阿苯达唑是一种广谱驱虫药,对蛔虫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它能够抑制蛔虫对葡萄糖的吸收,使虫体糖原耗竭,从而无法生存和繁殖。阿苯达唑的疗效显著,一般服用一次即可。它的安全性较高,副作用相对较少,常见的可能有轻度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口干、乏力等,这些症状通常较轻微,可自行缓解。在服用时,成人和2岁以上儿童一般顿服400mg。不过,孕妇、哺乳期妇女及2岁以下小儿禁用,有严重肝、肾、心功能不全及活动性溃疡病患者慎用。
甲苯咪唑同样是广谱驱虫药,能直接抑制蛔虫摄取葡萄糖,导致虫体内糖原耗竭,使虫体三磷酸腺苷形成减少,从而影响其生存和繁殖。它对蛔虫的成虫和幼虫都有作用。服用后可能会出现轻微的胃肠道反应,如恶心、腹部不适、腹痛、腹泻等,也可能有乏力、皮疹等症状。一般用法是成人和2岁以上儿童一次200mg,顿服;或一次100mg,一日2次,连服3日。对于有过敏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而且在服药期间不需要忌油和空腹,它在肠道内吸收较少,大部分药物以原形从粪便排出,所以对肠道寄生虫的作用较强。
枸橼酸哌嗪具有麻痹蛔虫肌肉的作用,使蛔虫不能附着在宿主肠壁,随肠蠕动而排出。它的作用机制是哌嗪在虫体神经肌肉接头处发挥抗胆碱作用,阻断乙酰胆碱对蛔虫肌肉的兴奋作用。其不良反应较少,偶可发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痛、感觉异常、荨麻疹等,停药后很快消失。儿童按体重一日0.15g/kg,一日量不超过3g,睡前顿服,连服2日;成人一次3~3.5g,睡前顿服,连服2日。肝肾功能不全、有神经系统疾病或癫痫史者禁用。它的优点是不会引起蛔虫兴奋,避免了因蛔虫窜动而导致的胆道蛔虫病等并发症。
左旋咪唑可选择性地抑制虫体肌肉中的琥珀酸脱氢酶,使延胡索酸不能还原为琥珀酸,从而影响虫体肌肉的无氧代谢,减少能量产生,使虫体肌肉麻痹而排出体外。它还具有免疫调节功能。服用后可能会有头晕、恶心、呕吐、腹痛等不良反应,少数可出现乏力、皮疹、肝功能损害等。成人一次1.5~2.5mg/kg,空腹或睡前顿服;儿童按体重2~3mg/kg。妊娠早期、肝功能异常及肾功能减退的患者慎用,肝炎活动期禁用。它不仅能驱虫,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对寄生虫的抵抗力。
伊维菌素是一种新型的广谱、高效、低毒抗生素类抗寄生虫药,对蛔虫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它通过增强虫体的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的释放,以及打开谷氨酸控制的氯离子通道,增强虫体神经膜对氯离子的通透性,从而阻断神经信号的传递,最终导致虫体麻痹死亡。伊维菌素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可能会出现轻度的头痛、头晕、腹痛、腹泻等症状。用法一般为单剂量口服,每千克体重0.2mg。不过,对本品过敏者禁用,孕妇、哺乳期妇女及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它的作用机制独特,对一些耐药的蛔虫也可能有较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