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小孩出现反复发烧的情况时,首要且关键的一步是准确测量体温。家长需要关注孩子体温的波动情况,因为不同的体温区间应对方式有所不同。体温测量有多种方式,常用的有腋下测量、口腔测量和肛门测量。腋下测量相对方便且安全,适合大多数情况下使用。测量时要确保体温计与皮肤充分接触,测量时间一般为 5 - 10 分钟。口腔测量较为准确,但对于小孩来说不太安全,可能会咬碎体温计。肛门测量最准确,但操作相对麻烦,通常在特殊情况下使用。
除了体温,孩子的伴随症状对于判断病情至关重要。家长要留意孩子是否有咳嗽、流鼻涕、喉咙痛、呕吐、腹泻等症状。如果孩子伴有咳嗽,要注意咳嗽的频率、程度以及是否有咳痰。如果咳嗽频繁且伴有大量黄痰,可能是呼吸道感染较为严重。流鼻涕也要区分是清鼻涕还是黄鼻涕,清鼻涕可能是感冒初期,黄鼻涕则可能合并了细菌感染。呕吐和腹泻的情况也需要关注,了解呕吐和腹泻的次数、呕吐物和排泄物的性状等。如果孩子同时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情况,更要引起重视,这可能意味着病情较为复杂。
在孩子体温不是特别高时,物理降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常见的物理降温方法有温水擦浴,用 32 - 34℃的温水浸湿毛巾,擦拭孩子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每次擦拭时间约 10 - 15 分钟,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达到降温的目的。还可以使用退热贴,将退热贴贴在孩子的额头,其凝胶中的水分汽化时会吸收热量,起到局部降温的作用。另外,让孩子适当减少衣物,增加散热面积,也有助于体温下降。但要注意避免孩子着凉,室内温度要保持适宜。
当孩子体温超过 38.5℃,或者伴有明显不适时,可以考虑使用退烧药。常用的儿童退烧药有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起效快,副作用相对较小,适用于 3 个月以上的孩子。布洛芬的退热效果较强,持续时间较长,适用于 6 个月以上的孩子。使用退烧药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剂量和用法,根据孩子的年龄和体重准确给药。不要过量使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同时,两次用药之间要间隔一定的时间,一般对乙酰氨基酚间隔 4 - 6 小时,布洛芬间隔 6 - 8 小时。
如果孩子反复发烧持续时间较长,如超过 3 天仍未好转;或者体温持续超过 39℃,使用退烧药后体温仍不能有效下降;又或者孩子出现抽搐、呼吸困难、严重呕吐腹泻等症状,应立即带孩子就医。就医时,家长要向医生详细描述孩子的症状、体温变化情况以及用药情况等,以便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医生可能会进行血常规、C 反应蛋白等检查,以明确病因,然后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