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会把肉刺和鸡眼混淆,实际上它们有明显区别。下面就从几个方面详细介绍。
肉刺的形成主要是皮肤局部受到摩擦或损伤,比如经常用手做粗活、咬指甲等不良习惯,导致指甲周围的皮肤角质层增生,从而形成肉刺。例如,经常做家务的家庭主妇,手部频繁接触各种清洁剂和进行摩擦,就容易长肉刺。而鸡眼则是由于脚部长期受到挤压和摩擦,像长期穿不合脚的鞋子、长时间站立或行走等,使脚部局部皮肤角质层过度增生,形成圆锥状的角质栓,嵌入皮肤内。比如,一些销售人员需要长时间站立工作,且穿着高跟鞋,就很容易长鸡眼。
肉刺通常表现为皮肤表面长出的一个小的、细长的角质凸起,颜色和周围皮肤相近,一般是单个出现,看起来就像一个小刺扎在皮肤上。而鸡眼一般是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与周围皮肤边界清晰,颜色呈淡黄色或深黄色,中心有一个坚硬的角质核,就像鸡的眼睛一样,所以被称为鸡眼。
肉刺常见于手指、脚趾的指甲周围,尤其是指甲边缘。因为这些部位的皮肤比较薄,容易受到外界的刺激。而鸡眼主要生长在脚部,尤其是脚底、脚趾侧面等容易受到挤压和摩擦的部位。比如,经常穿窄头鞋的人,鸡眼就容易长在脚趾侧面。
肉刺一般不会有特别强烈的疼痛感,但是如果不小心碰到或者撕扯肉刺,会引起轻微的刺痛,有时还可能导致皮肤破损出血,引发感染。而鸡眼会引起比较明显的疼痛,尤其是在行走或站立时,由于鸡眼受到挤压,疼痛会加剧,严重影响正常的活动。有一位患者,因为鸡眼疼痛,走路一瘸一拐,甚至影响到了工作。
对于肉刺,可以用指甲刀小心地将其剪掉,然后涂抹一些护手霜或凡士林,保持皮肤湿润。如果出现感染,需要涂抹抗生素软膏。而鸡眼的治疗相对复杂一些,轻度的鸡眼可以使用鸡眼膏,通过药物腐蚀的方法去除鸡眼。严重的鸡眼可能需要手术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