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经历过胳膊肌肉疼的情况,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
运动过量是导致胳膊肌肉疼的常见原因之一。当我们进行大量的胳膊运动,比如长时间打羽毛球、做俯卧撑等,肌肉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堆积。就像小李,平时不怎么运动,有一次心血来潮连续打了两个小时羽毛球,第二天胳膊就疼得抬不起来。一般这种因运动过量引起的肌肉疼痛,在休息几天后,随着乳酸的代谢,疼痛会逐渐缓解。
胳膊受到外伤也会引起肌肉疼痛。比如不小心撞到桌子角、摔倒时胳膊着地等。小赵在一次跑步时不小心摔倒,胳膊擦伤,当时就感觉胳膊肌肉疼,而且疼痛会随着活动而加剧。如果是轻微的外伤,可能只是皮肤擦伤和肌肉挫伤,通过简单的消毒和休息就能恢复;但如果受伤严重,出现骨折等情况,就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一些疾病也可能导致胳膊肌肉疼。例如颈椎病,当颈椎发生病变,压迫到神经时,可能会引起上肢放射性疼痛,导致胳膊肌肉疼。还有风湿性关节炎,在发病时,不仅关节会疼痛,周围的肌肉也会受到影响。老张患有颈椎病多年,最近就经常感觉胳膊肌肉隐隐作痛,去医院检查后发现是颈椎病变压迫神经所致。
长期保持不良姿势也会造成胳膊肌肉疼。现在很多人长时间使用电脑,胳膊长时间处于一个不自然的姿势,肌肉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小王是一名办公室职员,每天对着电脑工作八九个小时,经常不自觉地弯腰驼背,胳膊也长时间悬空操作鼠标,时间久了,胳膊肌肉就开始疼痛。改变不良姿势,适当活动胳膊,疼痛症状会有所改善。
身体缺乏某些营养物质也可能引发胳膊肌肉疼。比如缺乏维生素D和钙,会影响肌肉的正常功能,导致肌肉痉挛和疼痛。有些老年人由于钙质流失严重,又不注意补充,就容易出现胳膊肌肉疼的情况。通过合理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D和钙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或者适当补充营养剂,可以缓解因营养缺乏引起的肌肉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