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氨酶升高往往意味着肝脏可能受到了损伤,及时使用合适的降转氨酶药物至关重要。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降转氨酶药物。
联苯双酯是我国研制的治疗肝炎的降酶药物,它降酶作用显著且迅速。其降酶机制主要是增强肝脏解毒功能,减轻肝脏的病理损伤,从而使转氨酶降低。临床上常用于慢性迁延性肝炎伴谷丙转氨酶升高者,也可用于化学毒物、药物引起的谷丙转氨酶升高。有一位患者,因长期服用某种抗生素导致谷丙转氨酶升高至200多,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联苯双酯一段时间后,谷丙转氨酶迅速下降并恢复到正常范围。
双环醇具有显著的保肝作用和一定的抗肝炎病毒效果。它可以保护肝细胞膜和线粒体,减轻肝脏的氧化损伤,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进而降低转氨酶。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等方面有不错的疗效。比如有位慢性乙肝患者,转氨酶一直居高不下,使用双环醇治疗后,不仅转氨酶降低了,肝脏的炎症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水飞蓟宾能够稳定肝细胞膜,保护肝细胞的酶系统,清除肝细胞内的活性氧自由基,从而提高肝脏的解毒能力,达到降低转氨酶的目的。它可用于急慢性肝炎、脂肪肝的肝功能异常的恢复。有一位脂肪肝患者,转氨酶轻度升高,服用水飞蓟宾一段时间后,转氨酶有所下降,同时配合饮食和运动调整,病情得到了较好的控制。
甘草酸制剂具有抗炎、抗过敏、保护肝细胞膜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它可以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肝脏的炎症反应,进而降低转氨酶。常见的有复方甘草酸苷片等。一位酒精性肝炎患者,转氨酶升高明显,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后,肝功能逐渐好转,转氨酶也逐渐降低。
多烯磷脂酰胆碱能够修复受损的肝细胞膜,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和重建,增加肝脏的能量供应,从而改善肝功能,降低转氨酶。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肝病,如肝炎、肝硬化等。曾有一位肝硬化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转氨酶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肝脏功能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降转氨酶药物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明确病因,合理用药,同时要定期复查肝功能,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