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不少人都有过四肢酸痛的经历,那种感觉实在不好受。那么,四肢酸痛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
过度运动是导致四肢酸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当我们平时运动量较少,突然进行大量高强度运动时,比如长时间跑步、登山等,肌肉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堆积。我有个朋友,平时基本不运动,有一次心血来潮去参加了一场半程马拉松,第二天就浑身酸痛,尤其是四肢,连抬手、走路都困难。一般这种因运动产生的酸痛会在运动后的1 - 2天内出现,持续3 - 7天可自行缓解。
感染性疾病也可能引发四肢酸痛。像流感,患者除了有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外,常常还伴有四肢酸痛、乏力等表现。这是因为病毒感染后,身体的免疫系统会启动防御机制,释放炎性介质,这些介质会刺激神经末梢,导致酸痛感。比如每年流感季节,很多人感染后就会感觉四肢像灌了铅一样沉重、酸痛。
身体缺乏某些营养素也可能引起四肢酸痛。例如缺乏维生素D,会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导致肌肉功能异常,出现酸痛症状。长期素食且不注意营养搭配的人,容易缺乏维生素B12,这会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也可能表现为四肢酸痛、麻木等。有个同事长期节食减肥,饮食不均衡,后来就经常说四肢酸痛,去检查发现是维生素缺乏引起的。
风湿免疫性疾病也是导致四肢酸痛的重要原因。类风湿关节炎就是典型代表,患者通常会出现对称性的四肢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等症状,尤其是在早晨起床时较为明显,活动后症状可能会有所缓解。这类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会逐渐破坏关节结构,影响关节功能。
心理因素也可能导致四肢酸痛。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状态下,身体的肌肉会一直处于紧绷状态,时间长了就会出现酸痛感。比如一些职场人士,工作压力大,精神高度紧张,常常会感觉四肢酸痛、疲惫不堪。通过放松心情、调整心态,症状可能会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