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身体不适怀疑发烧的情况,那究竟多少度以上算发烧呢?下面就详细为大家介绍。
人体正常体温并非固定不变,会因测量部位、时间、个体差异等因素有所波动。一般来说,口腔温度正常范围在36.3℃ - 37.2℃;腋窝温度相对低一些,正常范围是36℃ - 37℃;直肠温度比口腔温度略高,正常范围为36.5℃ - 37.7℃。比如,小张早上起床后测量腋窝温度是36.2℃,这就处于正常范围。
当体温超过正常范围,但在37.3℃ - 38℃之间时,属于低热。低热可能是身体对一些轻微感染或外界刺激的反应。像小李在换季时不小心着凉,有点轻微咳嗽,测量体温发现是37.5℃,这就是低热。此时可以先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如用湿毛巾擦拭额头、腋窝等部位,同时多喝温水,注意休息,观察体温变化。
体温在38.1℃ - 39℃之间为中度发热。中度发热时,身体不适症状可能会更明显,比如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小王因为流感,体温达到了38.6℃,整个人感觉头晕乎乎的,浑身没力气。这时除了物理降温,还可以根据医生建议服用一些退烧药来缓解症状。
体温达到39.1℃ - 40℃,就进入了高热状态。高热会对身体造成较大影响,可能引发惊厥、抽搐等严重情况,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小赵的孩子因为肺炎,体温飙升到了39.5℃,还出现了短暂的抽搐,家人赶紧将孩子送往医院。遇到高热情况,应立即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体温超过41℃就是超高热,这是非常危险的情况,可能会对大脑、心脏等重要器官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曾经有一位患者因为中暑,体温达到了42℃,经过全力抢救才脱离生命危险。一旦出现超高热,必须争分夺秒送往医院进行紧急救治。
了解多少度以上算发烧以及不同发热程度的应对方法,能让我们在面对发热情况时更加从容,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保护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