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是一种常见且用途广泛的草本植物,它具有多种功效。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艾草的正确使用方法。
艾灸是中医传统疗法,能温通经络、散寒除湿。使用时,将艾绒制成艾柱或艾条,点燃一端后靠近穴位。比如,当人们因着凉而腹痛时,可艾灸神阙穴。将点燃的艾条一端距离穴位皮肤2 - 3厘米进行熏烤,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10 - 15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不过,艾灸时要注意避免烫伤皮肤,室内要保持通风,防止烟雾过浓。
用艾草泡脚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睡眠。取适量艾草,放入锅中加水煮15 - 20分钟,然后将水倒入脚盆,待水温适宜时泡脚。以一位上班族为例,他因工作压力大、久坐导致下肢血液循环不畅,坚持用艾草泡脚一段时间后,感觉腿部轻松了许多,睡眠质量也有所提高。但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20 - 30分钟,水温以40 - 50摄氏度为宜。
艾草也可食用,常见的有艾草青团。把艾草洗净,焯水后打成泥,与糯米粉等混合制作成青团。艾草青团口感软糯,带有艾草独特的清香。不过,艾草性温,食用时要适量,尤其是体质燥热者,过量食用可能会引起上火等不适症状。
艾草具有驱蚊作用。在夏季蚊虫较多时,可将艾草晾干后点燃,让其慢慢燃烧产生烟雾,能有效驱赶蚊虫。也可以把艾草编成辫子挂在门口或窗户边,同样能起到一定的驱蚊效果。在农村,很多人家就会在夏季采用这种天然的驱蚊方法,既环保又健康。
当皮肤出现轻微瘙痒、肿痛时,可将艾草捣烂后外敷。比如,被蚊虫叮咬后,取新鲜艾草适量,洗净捣烂,敷在叮咬处,能起到止痒消肿的作用。但如果皮肤有破损或过敏现象,应先在小面积皮肤上试用,观察有无不适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