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药领域,益气健脾是改善人体脾胃功能、增强正气的重要治法,有不少疗效显著的中成药可供选择。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益气健脾中成药。
人参健脾丸是一款经典的益气健脾中成药。它主要由人参、白术(麸炒)、茯苓、山药、陈皮、木香、砂仁等中药材组成。人参大补元气,白术、茯苓健脾渗湿,山药补脾益胃,陈皮、木香理气和中,砂仁化湿行气。这些药物相互配伍,起到健脾益气、和胃止泻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饮食不化、脘闷嘈杂、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不思饮食、体弱倦怠等症状。比如一些人平时饮食不规律,脾胃受损,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情况,服用人参健脾丸就可以有效改善。而且它对于慢性胃肠炎、消化不良等疾病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不过,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服药期间不宜同时服用藜芦、五灵脂、皂荚或其制剂,也不宜喝茶和吃萝卜,以免影响药效。
参苓白术散也是常用的益气健脾方剂制成的中成药。其成分包含人参、茯苓、白术(炒)、山药、白扁豆(炒)、莲子、薏苡仁(炒)、砂仁、桔梗、甘草。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渗湿为君药;山药、莲子肉助君药以健脾益气,兼能止泻,白扁豆、薏苡仁助白术、茯苓以健脾渗湿,均为臣药;砂仁醒脾和胃,行气化滞,桔梗宣肺利气,通调水道,又能载药上行,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共为佐使药。全方具有补脾胃、益肺气的功效。常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等症状。尤其对于脾虚夹湿的人群非常适用,像一些人经常感觉身体困重、大便不成形,服用参苓白术散可以起到很好的调理作用。此外,它还可用于慢性泄泻、小儿厌食等属脾胃气虚夹湿证者。但泄泻兼有大便不通畅,肛门有下坠感者忌服,服本药时不宜同时服用藜芦、五灵脂、皂荚或其制剂。
补中益气丸由黄芪(蜜炙)、党参、甘草(蜜炙)、白术(炒)、当归、升麻、柴胡、陈皮等药物组成。方中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为君药;党参、白术、甘草甘温益气,补益脾胃,共为臣药;当归养血和营,协党参、黄芪以补气养血,陈皮理气和胃,使诸药补而不滞,共为佐药;升麻、柴胡升举清阳,协助君药以升提下陷之中气,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的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便溏久泻、肛门下坠或脱肛、子宫脱垂等症状。比如一些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出现脏器下垂的情况,服用补中益气丸就可以起到一定的提升作用。不过,高血压患者慎服,服药期间出现头痛、头晕、复视等症,或皮疹、面红者,以及血压有上升趋势,应立即停药。
香砂六君丸是在六君子汤的基础上加木香、砂仁而成。其主要成分有木香、砂仁、党参、白术(炒)、茯苓、炙甘草、陈皮、半夏(制)。木香、砂仁行气调中止痛,健脾和胃止泻,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益气健脾,陈皮、半夏燥湿化痰。全方具有益气健脾、和胃的功效。用于脾虚气滞,消化不良,嗳气食少,脘腹胀满,大便溏泄等症状。对于一些脾胃虚弱又伴有气滞的人群,如经常感觉胃脘胀满、打嗝、食欲不振,服用香砂六君丸能有效缓解症状。它还可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等病属脾胃气虚、湿阻气滞者。但孕妇忌服,不适用于口干、舌少津、大便干者,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启脾丸由人参、白术(炒)、茯苓、甘草、陈皮、山药、莲子(炒)、山楂(炒)、六神曲(炒)、麦芽(炒)、泽泻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陈皮理气和中,山药、莲子补脾益肾,山楂、六神曲、麦芽消食化积,泽泻利水渗湿。诸药合用,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主要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便溏等症状。对于小儿脾胃虚弱,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积食等情况,启脾丸是不错的选择。它可以促进小儿的消化功能,增强脾胃的运化能力。而且其口感相对较好,比较容易被小儿接受。不过,服用时要注意按照说明书的剂量服用,感冒时不宜服用,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