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了解其临床表现对于及时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以下将详细介绍川崎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发热是川崎病最常见且较早出现的症状。通常表现为持续性高热,体温可高达 39℃甚至更高,且发热时间较长,一般会持续 5 天以上,甚至可达 2 周。这种发热使用抗生素治疗往往无效。发热期间,患儿精神状态较差,常表现出烦躁不安、食欲不振等情况。高热还可能导致患儿身体水分散失较快,出现口唇干燥、尿量减少等脱水症状。持续的高热会对患儿的身体各个器官造成一定的负担,影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例如,可能会影响消化系统的功能,导致消化酶活性降低,引起消化不良、呕吐等症状。
在川崎病的病程中,皮肤黏膜会出现一系列明显的表现。首先是皮疹,皮疹形态多样,可呈多形性红斑或猩红热样皮疹,通常在发热后 2 - 4 天出现,遍布全身,以躯干部位较为明显。皮疹一般没有瘙痒感,但可能会让患儿感觉不适。其次是口腔黏膜的改变,患儿口唇会变得潮红、干燥、皲裂,舌头呈现杨梅舌样改变,即舌乳头充血、肿大,形似杨梅。此外,双眼球结膜会出现充血,但没有分泌物,这也是川崎病的一个典型表现。这些皮肤黏膜的改变不仅会给患儿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可能影响其外观,给患儿和家长带来心理上的压力。
川崎病患儿常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多为单侧,肿大的淋巴结质地较硬,直径可达 1.5cm 以上,但表面皮肤不发红,也没有明显的压痛。淋巴结肿大一般在发热初期就会出现,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逐渐增大。虽然淋巴结肿大本身不会对患儿造成太大的危害,但它是川崎病的一个重要临床表现之一,对于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提示作用。肿大的淋巴结可能会影响患儿颈部的活动,导致患儿转头时出现轻微的疼痛或不适。
心血管系统的表现是川崎病较为严重的方面。在疾病的急性期,患儿可能会出现心肌炎、心包炎等,表现为心率加快、心音低钝、心律失常等。部分患儿还可能出现冠状动脉病变,这是川崎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冠状动脉病变可导致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形成等,严重影响心脏的血液供应。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患儿的生命。因此,对于川崎病患儿,需要密切关注其心血管系统的情况,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除了上述主要表现外,川崎病患儿还可能出现一些其他的症状。在消化系统方面,可能会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这是由于血管炎累及胃肠道血管,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在泌尿系统方面,可能会出现蛋白尿、血尿等症状,提示肾脏可能受到了一定的损害。此外,患儿还可能出现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影响其活动能力。这些其他表现虽然相对不那么典型,但也可能在川崎病的病程中出现,需要医生综合判断,以便准确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