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胃镜是一种在麻醉状态下进行的胃部检查方式,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不适感,对于准确诊断胃部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其检查步骤严谨,每个环节都关乎检查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准确性。
在进行无痛胃镜检查前,患者需要做好多方面的准备。首先,要提前与医生沟通,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过敏史以及正在服用的药物等信息,以便医生评估患者是否适合进行无痛胃镜检查。例如,有严重心肺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等可能不适合。其次,检查前需禁食6 - 8小时,以保证胃内排空,便于医生清晰观察胃部情况。如果是上午检查,前一天晚上10点后就应避免进食和饮水。此外,还要进行一些必要的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传染病筛查等,以排除检查禁忌。同时,患者要取下活动假牙、眼镜等物品,穿着舒适宽松的衣物,做好心理准备,避免过度紧张。
到达医院后,医生会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说明无痛胃镜检查的过程、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并发症等情况,这是为了让患者和家属充分了解检查的相关信息,做出知情的决策。患者或家属在了解清楚后,需要签署知情同意书。这一文件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它表明患者或家属已经知晓检查的相关事宜,并愿意承担可能出现的风险。在签署过程中,患者或家属如果有任何疑问,都可以随时向医生咨询,医生会给予详细解答,确保患者和家属对整个检查过程有清晰的认识。
进入检查室后,患者需躺在检查床上,采取左侧卧位,双腿微曲。麻醉医生会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患者适量的麻醉药物,使患者迅速进入睡眠状态。在麻醉过程中,会有专业的麻醉医生全程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这些监测设备就像卫士一样,时刻守护着患者的安全。一旦发现生命体征出现异常变化,麻醉医生会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以确保患者在无痛、安全的状态下完成胃镜检查。同时,患者在麻醉状态下不会感觉到检查过程中的不适,也不会留下痛苦的记忆。
当患者进入麻醉状态后,医生会将胃镜通过口腔缓慢插入食管、胃和十二指肠。胃镜前端带有摄像头,能够清晰地将内部情况传输到显示屏上。医生会仔细观察这些部位的黏膜情况,查看是否有炎症、溃疡、息肉、肿瘤等病变。在检查过程中,医生可能会根据需要进行拍照、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等操作。例如,如果发现可疑的病变部位,会使用活检钳取少量组织,以便进一步明确病变的性质。整个检查过程一般需要5 - 15分钟左右,具体时间会因患者的情况和检查的复杂程度而有所不同。
检查结束后,患者会逐渐苏醒,但由于麻醉药物的作用尚未完全消失,此时患者需要在苏醒室休息观察一段时间,直到完全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在苏醒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感到头晕、乏力等不适,这是正常现象,不必过于惊慌。检查后2小时内禁食禁水,避免进食过早引起呛咳或误吸。之后可先饮用少量温水,若无不适,再逐渐进食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检查当天应避免驾驶车辆、操作机器或进行高空作业等,以免发生意外。如果检查后出现腹痛、呕血、黑便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