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是激素。激素是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生物活性物质,在体内作为信使传递信息,对机体生理过程起调节作用。胰岛素由胰腺的胰岛β细胞分泌,它具备激素的典型特征,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在人体代谢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就像一个精准的调控者,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发挥其调节作用。
胰岛素对糖代谢有着关键的调节作用。它能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加速葡萄糖合成为糖原,贮存于肝脏和肌肉中,并抑制糖异生,从而降低血糖水平。在脂肪代谢方面,胰岛素可以促进脂肪酸合成和脂肪贮存,减少脂肪分解。当胰岛素缺乏时,脂肪分解增加,可导致血脂升高。对于蛋白质代谢,胰岛素能促进氨基酸进入细胞,加速蛋白质合成,同时抑制蛋白质分解。这对于维持身体正常的生长发育和组织修复至关重要。例如,儿童在生长发育阶段,胰岛素的正常分泌有助于身体各组织器官的正常发育。
胰岛素的分泌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血糖浓度是调节胰岛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当血糖升高时,胰岛β细胞感受到血糖的变化,会迅速增加胰岛素的分泌,以降低血糖。此外,血液中氨基酸和脂肪酸的水平也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某些胃肠激素如胃泌素、促胰液素等也能促进胰岛素分泌。神经系统对胰岛素分泌也有调节作用,迷走神经兴奋时可以促进胰岛素分泌,而交感神经兴奋则抑制胰岛素分泌。这种复杂的调节机制确保了胰岛素的分泌能够根据身体的需要进行精确调整,维持血糖的稳定。
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其作用障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糖尿病是最常见的与胰岛素相关的疾病。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β细胞被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需要依赖外源性胰岛素进行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则主要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对身体各个器官造成损害,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此外,胰岛素瘤患者会出现胰岛素过度分泌,导致低血糖症状,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心慌、出汗等表现。
胰岛素在临床上主要用于糖尿病的治疗。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治疗药物。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当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或存在口服降糖药禁忌证时,也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胰岛素的剂型有多种,包括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和预混胰岛素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胰岛素剂型和治疗方案。在使用胰岛素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密切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的剂量,以避免低血糖和高血糖的发生。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饮食控制和适当运动,以提高胰岛素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