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造影是一种常用的医学检查方法,它可以帮助医生清晰地观察胃部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等情况。在进行胃造影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患者需要在检查前禁食 6 - 8 小时,以确保胃内排空,这样能使造影剂更好地附着在胃壁上,提高检查的准确性。同时,患者要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过敏史等信息,特别是是否对造影剂过敏。如果患者正在服用某些药物,也需要提前告知医生,因为有些药物可能会影响检查结果。另外,患者要去除身上的金属物品,如项链、耳环等,避免在 X 线检查时产生伪影。
口服造影剂是胃造影的关键步骤之一。常用的造影剂是硫酸钡混悬液,它具有良好的显影效果。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按照规定的剂量和方法口服造影剂。一般来说,患者需要站立位,先喝一小口造影剂,观察食管的情况,然后再分次大口喝下剩余的造影剂。在喝造影剂的过程中,患者要听从医生的指示,配合做一些吞咽动作,使造影剂能够均匀地分布在胃内。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造影剂的用量,以达到最佳的显影效果。口服造影剂后,患者可能会感觉胃部有胀满感,这是正常现象,不必过于担心。
在患者口服造影剂后,医生会让患者变换不同的体位进行 X 线拍摄。常见的体位有站立位、卧位、侧卧位等。站立位可以观察胃的整体形态和胃下垂的情况;卧位可以更好地显示胃的后壁和小弯侧;侧卧位则有助于观察胃的大弯侧和胃底。在拍摄过程中,患者要保持身体静止,按照医生的要求调整呼吸,避免因呼吸运动产生模糊的影像。医生会根据不同的体位拍摄多张 X 线片,以全面观察胃部的情况。每次拍摄的时间很短,患者一般不会感到明显的不适。
医生会在 X 线透视下仔细观察造影剂在胃内的充盈和排空情况,以及胃壁的蠕动情况。同时,医生会对观察到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胃的形态、大小、黏膜皱襞的情况、有无龛影、充盈缺损等异常表现。如果发现可疑的病变,医生会进一步调整拍摄角度和条件,以获取更清晰的影像。在观察过程中,医生会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感受,确保检查的顺利进行。对于一些微小的病变,医生可能会采用点片拍摄的方法,以提高病变的检出率。
胃造影检查结束后,患者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首先,检查后要多喝水,以促进造影剂的排出。由于造影剂是硫酸钡,不被人体吸收,会通过肠道排出体外,多喝水可以防止便秘。其次,检查后的 1 - 2 天内,大便可能会呈现白色或灰白色,这是造影剂排出的正常现象。另外,患者在检查后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如果在检查后出现腹痛、呕吐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同时,患者要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取检查报告,并进行复诊,以便医生根据检查结果制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