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肺纹理是在胸部影像学检查中,从肺门向肺野外围延伸的树枝状阴影,主要由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和淋巴管组成。当出现双肺纹理粗乱的情况,就意味着这些结构可能发生了一些变化。
部分人群双肺纹理粗乱属于生理性现象。比如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肺部的血管、支气管等结构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老化和退行性改变。血管壁弹性下降,支气管黏膜也会有一些慢性的改变,在影像学上就可能表现为双肺纹理粗乱。还有肥胖人群,由于皮下脂肪较厚,X线穿透时受到的衰减较大,使得肺部影像的对比度发生变化,也容易出现双肺纹理粗乱的假象。这两类人群如果没有其他不适症状,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定期进行体检观察即可。
多种疾病会导致双肺纹理粗乱。支气管炎是常见原因之一,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感染支气管,引起支气管黏膜的炎症,导致支气管壁增厚、充血,从而使肺纹理增粗、紊乱。长期吸烟的人,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不断刺激支气管和肺部组织,引发慢性炎症,也会出现双肺纹理粗乱。此外,肺炎、肺结核等肺部感染性疾病,在炎症的刺激下,肺部的血管、淋巴管等会出现充血、渗出等改变,同样会表现为双肺纹理粗乱。
生活和工作环境对肺部健康有重要影响。长期处于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如雾霾天气较多的地区,或者从事煤矿、化工等行业,经常接触粉尘、有害气体等,这些有害物质会进入呼吸道并沉积在肺部,刺激肺部组织,导致肺部出现炎症反应,进而引起双肺纹理粗乱。另外,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苯等有害化学物质,如果通风不良,长期吸入也可能对肺部造成损害,使肺纹理发生改变。
当检查发现双肺纹理粗乱时,医生不会仅仅依据这一表现就做出诊断,而是会结合患者的症状、病史等进行综合判断。如果患者有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医生可能会进一步进行血常规、痰培养等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感染以及感染的病原体类型。对于生理性因素导致的双肺纹理粗乱,一般无需特殊治疗,改善生活习惯即可。而对于病理性因素引起的,需要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如支气管炎患者,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止咳祛痰药物等进行治疗;对于环境因素导致的,应尽量改善环境,做好防护措施。
预防双肺纹理粗乱,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避免吸入二手烟,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有助于预防呼吸道感染。在空气污染严重时,尽量减少外出,如需外出可佩戴口罩。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经常开窗通风,合理使用空气净化器。对于从事特殊职业的人群,要严格遵守职业防护规定,做好个人防护。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期发现肺部的异常变化,及时采取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