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过敏性鼻炎患者长出鼻息肉时,首先要进行专业诊断。鼻息肉的存在可能会导致鼻塞、流涕、嗅觉减退等症状进一步加重。患者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的耳鼻喉科就诊,医生一般会通过鼻内镜检查、鼻窦 CT 等手段,准确判断鼻息肉的大小、位置、数量以及鼻窦的受累情况。这对于后续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因为不同的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法会有所不同。例如,较小的鼻息肉可能通过药物治疗就能得到控制,而较大或多发的鼻息肉可能需要手术干预。
药物治疗是过敏性鼻炎伴鼻息肉的常用方法。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鼻用糖皮质激素是首选药物。它可以减轻鼻黏膜的炎症反应,缩小鼻息肉的体积,缓解鼻塞等症状。一般需要持续使用一段时间,按照医生的嘱咐规律用药。同时,还可以使用抗组胺药物,以控制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减少鼻息肉的刺激因素。口服糖皮质激素在某些情况下也会被使用,但由于其可能存在的副作用,通常会严格控制使用的剂量和疗程。此外,生理盐水鼻腔冲洗也是一种辅助治疗方法,它可以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和过敏原,保持鼻腔清洁,有助于药物更好地发挥作用。
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者鼻息肉较大、严重影响鼻腔通气和鼻窦引流时,手术治疗是必要的选择。目前,鼻内镜手术是治疗鼻息肉的主要方式。这种手术具有创伤小、视野清晰、恢复快等优点。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会借助鼻内镜的高清视野,精准地切除鼻息肉,并开放鼻窦开口,改善鼻窦的引流。然而,手术并非一劳永逸,术后仍有一定的复发风险。因此,患者需要在术后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护理和随访,定期进行鼻内镜检查,以监测病情的变化。
日常护理对于过敏性鼻炎伴鼻息肉的患者非常重要。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在花粉季节,尽量减少外出时间,外出时佩戴口罩和眼镜。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打扫房间,使用空气净化器和吸尘器,减少灰尘和过敏原的积聚。此外,要注意鼻腔卫生,避免用力擤鼻,以免损伤鼻黏膜。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有助于减少过敏性鼻炎的发作次数,从而降低鼻息肉复发的可能性。
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后,患者都需要定期复查。定期复查可以及时发现鼻息肉是否复发,以及鼻腔和鼻窦的恢复情况。医生会根据复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一般来说,术后的患者在最初的几个月内需要频繁复查,随着病情的稳定,复查的间隔时间可以逐渐延长。通过定期复查,医生可以及时给予患者专业的指导和建议,确保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