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空腹血糖”这个词,那它究竟代表什么意思呢?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
空腹血糖是指在隔夜空腹(至少 8 - 10 小时未进任何食物,饮水除外)后,早餐前采的血所检测的血糖值。它反映的是基础状态下的血糖水平,是糖尿病最常用的检测指标之一。例如,王大爷每天早上都会在不吃东西的情况下,去社区医院测血糖,这个数值就是他的空腹血糖。
一般来说,正常人的空腹血糖值在 3.9 - 6.1mmol/L。如果空腹血糖值在 6.1 - 7.0mmol/L 之间,被称为空腹血糖受损,这是一种介于正常和糖尿病之间的状态。而空腹血糖大于等于 7.0mmol/L,则可能患有糖尿病。比如,李女士体检时空腹血糖为 6.3mmol/L,医生就提醒她要注意饮食和运动,预防糖尿病。
多种因素会影响空腹血糖的数值。饮食方面,如果前一天晚上进食过多高糖食物,可能导致第二天空腹血糖升高。作息不规律、熬夜也会影响血糖。另外,情绪波动、应激状态等也可能使空腹血糖出现异常。像小张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他的空腹血糖就比平时高了一些。
空腹血糖对于评估糖尿病病情和控制情况非常重要。医生可以根据空腹血糖值来调整治疗方案。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良好的空腹血糖控制有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例如,赵先生患有糖尿病,通过合理用药和饮食控制,他的空腹血糖一直保持在正常范围内,身体状况也比较稳定。
在检测空腹血糖时,要严格遵守空腹要求,避免剧烈运动。采血前不要喝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如果正在服用可能影响血糖的药物,要提前告知医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