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分为收缩压(高压)和舒张压(低压)。正常收缩压范围一般在90 - 139mmHg。当高压达到140mmHg,处于高血压的临界值。偶尔一次高压测量值为140,可能是由于测量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大量吸烟、饮用咖啡或浓茶等因素引起。这些因素会使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脏收缩力增强、血管收缩,从而使血压暂时升高。
如果多次测量高压都稳定在140mmHg左右,这可能提示已经处于高血压前期状态。长期处于这个水平的血压,会对心脏、大脑、肾脏和眼睛等重要器官造成损害。心脏需要承受更大的压力来泵血,会逐渐导致心肌肥厚,增加心力衰竭的风险;对脑血管的冲击会使脑血管发生病变,增加脑出血、脑梗死等中风的发病几率;肾脏的小动脉硬化会影响肾脏的血液灌注,导致肾功能受损;视网膜小动脉硬化则可能引起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导致高压达到140的因素有很多。遗传因素起着重要作用,如果家族中有高血压患者,那么个体患高血压的风险会显著增加。年龄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壁会逐渐失去弹性,变得僵硬和狭窄,导致血压升高。不良的生活方式更是常见原因,比如高盐饮食会使体内钠离子增多,导致水钠潴留,增加血容量,进而升高血压;长期大量饮酒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影响血管的正常功能;缺乏运动则会使身体代谢减缓,脂肪堆积,加重心脏负担。此外,长期处于精神压力大的状态下,体内会分泌一些激素,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当发现高压处于140mmHg时,首先要改善生活方式。饮食上,减少钠盐摄入,增加钾盐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控制体重,避免超重和肥胖。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每周至少150分钟。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避免长期精神紧张。如果通过生活方式调整一段时间后,血压仍然没有改善,或者已经出现了一些靶器官损害的迹象,就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
对于高压处于140mmHg的人群,要定期进行血压监测。可以选择合适的血压计,按照正确的测量方法,在不同时间多次测量,记录血压变化情况。同时,要积极预防血压进一步升高。除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外,还要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其他可能影响血压的疾病,如糖尿病、高血脂等。通过综合的管理和预防措施,降低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