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理论中,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气血不足会导致身体出现诸多不适症状。气血双补的中成药能同时调养气与血,为身体注入活力。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气血双补中成药。
八珍颗粒是经典的气血双补方剂。它由党参、炒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炒白芍、川芎、熟地黄八味中药组成。党参、白术、茯苓、甘草是四君子汤的主要成分,能健脾益气;当归、白芍、川芎、熟地黄则构成了四物汤,可养血活血。二者结合,气血双补功效显著。对于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四肢乏力、月经过多等因气血不足引起的症状有很好的调理作用。一般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2次。但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孕妇、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十全大补丸是在八珍颗粒的基础上,增加了黄芪和肉桂两味药。黄芪能增强补气的作用,肉桂则能温阳散寒,鼓舞气血生长。它具有温补气血的功效,适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苍白、气短心悸、头晕自汗、体倦乏力、四肢不温、月经量多等症状。相较于八珍颗粒,十全大补丸更偏于温补。服用方法一般为口服,水蜜丸一次6克,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 - 3次。外感风寒、风热,实热内盛者不宜服用。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人参养荣丸中含有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熟地黄、白芍、黄芪、陈皮、远志、肉桂、五味子等药物。它不仅能气血双补,还具有宁心安神的作用。对于心脾不足、气血两亏、形瘦神疲、食少便溏、病后虚弱等症状有较好的调理效果。方中人参大补元气,熟地、当归、白芍补血养血,黄芪、白术补气健脾,诸药合用,气血兼顾,心神同调。服用时口服,一次1丸,一日1 - 2次。因心火亢盛、灼伤阴液所致的心悸失眠等忌用,孕妇及身体壮实不虚者忌服。
乌鸡白凤丸以乌鸡为君药,辅以人参、黄芪、当归、白芍、熟地黄等多味中药。乌鸡具有滋阴补血、补肝肾的作用,与人参等补气养血药配合,能气血双补、调经止带。它常用于气血两虚、身体瘦弱、腰膝酸软、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等症状。尤其对于女性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有很好的调理作用。服用方法一般为口服,水蜜丸一次6克,小蜜丸一次9克,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归脾丸主要由党参、炒白术、炙黄芪、炙甘草、茯苓、制远志、炒酸枣仁、龙眼肉、当归、木香、大枣等药物组成。它侧重于补心脾、益气血,能治疗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所致的心悸怔忡、失眠健忘、面色萎黄、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方中党参、黄芪、白术补气健脾,当归、龙眼肉养血安神,木香理气醒脾,使补而不滞。服用时用温开水或生姜汤送服,水蜜丸一次6克,小蜜丸一次9克,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3次。有痰湿、瘀血、外邪者,或热邪内伏、阴虚脉数者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