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因此,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艾滋病的症状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在感染艾滋病病毒后的2 - 4周左右,部分患者会出现急性期症状。这些症状通常是由于病毒在体内大量复制,免疫系统开始作出反应而引起的。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热,体温可高达38℃甚至更高,同时还可能伴有咽痛、盗汗、呕吐、腹泻、皮疹等。皮疹一般表现为红色或红褐色的斑丘疹,可出现在面部、颈部、胸部等部位。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淋巴结肿大通常发生在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质地较硬,可活动,一般无压痛。急性期症状通常较为轻微,持续1 - 3周后可自行缓解。但由于这些症状与其他常见疾病的症状相似,很容易被忽视,从而延误病情的诊断和治疗。
急性期过后,患者会进入无症状期。这个阶段持续时间较长,一般为6 - 8年,但也有部分患者可能持续时间更短或更长。在无症状期,患者表面上看起来与正常人无异,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然而,实际上艾滋病病毒在体内仍在持续复制,不断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免疫系统会逐渐受损,CD4T淋巴细胞数量会逐渐减少。在这个时期,患者虽然没有明显的症状,但仍然具有传染性,可将病毒传播给他人。因此,对于有高危行为的人群,即使没有症状,也应该定期进行艾滋病检测,以便及时发现病情。
当免疫系统严重受损,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200个/μL时,患者就进入了艾滋病期。这是艾滋病感染的最终阶段,患者会出现各种严重的症状和机会性感染。常见的症状包括持续发热,体温可长期维持在38℃左右,同时伴有盗汗、腹泻等症状,体重会在短时间内迅速下降,一般可下降10%以上。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如肺孢子菌肺炎,这是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气短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呼吸衰竭。还有巨细胞病毒感染,可引起视网膜炎,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另外,患者还可能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癫痫、痴呆等。
艾滋病患者在不同阶段都可能出现皮肤症状。在急性期,如前面所述,可能会出现皮疹。而在艾滋病期,皮肤症状更为多样化和严重。患者可能会出现带状疱疹,表现为沿神经分布的成簇水疱,伴有剧烈的疼痛。此外,还可能出现真菌感染,如念珠菌感染,可发生在口腔、食管、阴道等部位,表现为白色的膜状物,可伴有疼痛和吞咽困难。皮肤还可能出现卡波西肉瘤,这是一种罕见的血管性肿瘤,表现为红色、紫色或棕色的斑疹、丘疹或结节,可出现在皮肤、黏膜等部位。皮肤症状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外观,还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压力。
除了上述症状外,艾滋病患者还可能出现其他一些症状。例如,患者可能会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这可能与病毒感染、药物副作用或机会性感染有关。在泌尿系统方面,可能会出现肾功能损害,表现为蛋白尿、血尿等。在血液系统方面,可能会出现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症状,导致患者容易出现疲劳、感染和出血等问题。此外,艾滋病患者由于长期受到疾病的折磨,还可能出现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等。这些心理问题会进一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因此需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和心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