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积食是儿童成长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问题。它主要是指小儿乳食过量,损伤脾胃,使乳食停滞于中焦所形成的胃肠疾患。简单来说,就是孩子吃进去的食物不能正常消化,在肠胃里堆积起来。小儿的脾胃功能尚未发育完全,消化能力相对较弱,如果喂养不当,比如一次性进食过多、过于油腻或难以消化的食物,就很容易导致积食。而且小儿往往不知道控制食量,看到喜欢的食物就会多吃,这也增加了积食的发生几率。
小儿积食会有多种症状表现。首先在口腔方面,孩子可能会出现口臭,尤其是早晨起床时口臭更为明显,这是因为食物在肠胃中积滞发酵产生异味。同时,孩子的食欲也会发生变化,原本正常的饮食规律被打破,可能会突然变得食欲不振,对平时喜欢的食物也提不起兴趣,或者在吃饭时表现得很磨蹭。此外,睡眠质量也会受到影响,孩子睡觉时可能会翻来覆去,难以安稳入睡,还可能会出现磨牙的情况。在肠胃方面,可能会有腹胀、腹痛的症状,孩子会时不时地说肚子不舒服,有些孩子还会出现便秘或腹泻的情况,大便干结或者不成形,且气味酸臭。
引发小儿积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喂养不当是主要原因之一,现在很多家长担心孩子营养不够,会给孩子大量喂食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如肉类、油炸食品等,而忽略了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而且有些家长还会追着孩子喂饭,强迫孩子多吃,导致孩子进食过量。另外,孩子的生活习惯也会影响消化功能,比如缺乏运动,现在很多孩子户外活动时间减少,运动量不足,肠胃蠕动减慢,食物消化就会变得缓慢。还有孩子的情绪因素也不容忽视,如果孩子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情绪中,也会影响肠胃的正常功能,从而增加积食的发生几率。此外,孩子本身的体质也有一定影响,有些孩子脾胃功能天生较弱,消化能力相对较差,更容易出现积食的情况。
小儿积食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带来一系列危害。长期积食会影响孩子的营养吸收,由于食物不能正常消化吸收,孩子无法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从而影响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可能会出现身高增长缓慢、体重不达标等情况。而且积食还容易导致孩子免疫力下降,因为肠胃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积食会使肠胃功能紊乱,进而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运转,孩子就更容易生病,比如经常感冒、咳嗽等。此外,积食还可能引发其他疾病,如反复的呼吸道感染、扁桃体发炎等,因为积食产生的内热会向上熏蒸,导致呼吸道黏膜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病菌的侵袭。
预防小儿积食,首先要从喂养方面入手,要做到合理喂养,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控制孩子的进食量,避免一次性进食过多。食物的搭配要均衡,保证孩子摄入足够的蔬菜水果、谷物等,以促进肠胃蠕动。同时,要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食,避免边吃边玩。增加孩子的运动量也很重要,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如跑步、跳绳等,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在孩子已经出现积食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一些方法进行调理。比如饮食上可以给孩子吃一些具有消食作用的食物,如山楂、麦芽、鸡内金等,可以将这些食材煮成粥或水给孩子喝。还可以通过按摩来帮助孩子消化,以孩子的肚脐为中心,用手掌轻轻顺时针按摩腹部,每次按摩 10 - 15 分钟,每天 2 - 3 次。如果积食情况较为严重,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消食化积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