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肺炎症,通俗来讲就是两侧肺部都出现了炎症。肺部作为人体重要的呼吸器官,承担着气体交换的关键功能。当两肺发生炎症时,意味着肺部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受到了影响。炎症可能由多种因素引发,比如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病原体的感染,也可能是由于吸入了刺激性物质、过敏反应等非感染性因素导致。一旦两肺出现炎症,肺部的组织会出现充血、水肿等病理变化,进而影响到气体的交换过程,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
引发两肺炎症的病因较为复杂。感染因素是最为常见的,细菌感染中,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是常见的致病菌,它们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肺部,引发炎症反应。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新冠病毒等,也会对肺部造成严重侵害,导致两肺炎症。支原体感染同样不容忽视,支原体肺炎在临床上也较为多见。此外,非感染因素也可能导致两肺炎症,长期吸烟的人群,香烟中的有害物质会不断刺激肺部,增加肺部炎症的发生风险。长期暴露在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吸入的有害颗粒和化学物质会损伤肺部组织,引发炎症。还有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肺部组织,也会造成两肺炎症。
两肺炎症的症状表现多样。发热是常见症状之一,体温可高达38℃甚至更高,这是身体免疫系统对抗炎症的一种反应。咳嗽也是典型症状,初期可能是干咳,随着病情发展,会咳出痰液,痰液的颜色和质地也能反映病情的不同阶段,如黄色脓痰可能提示细菌感染。呼吸困难也是两肺炎症较为严重的表现,患者会感到呼吸费力,尤其是在活动后更为明显,这是由于肺部炎症导致气体交换功能下降,身体缺氧引起的。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胸痛症状,疼痛程度不一,可能是隐痛,也可能是较为剧烈的刺痛,这与炎症刺激胸膜有关。此外,患者还可能伴有乏力、食欲不振、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准确诊断两肺炎症需要综合多种方法。胸部影像学检查是重要手段之一,如胸部X光片可以初步观察肺部的大致情况,发现肺部是否存在炎症浸润影。胸部CT检查则更为清晰和准确,能够详细显示肺部的病变部位、范围和程度,对于早期发现和诊断两肺炎症具有重要意义。实验室检查也必不可少,血常规可以检测白细胞、淋巴细胞等指标的变化,帮助判断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痰培养可以明确致病菌的种类,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依据。此外,对于一些特殊情况,还可能需要进行支气管镜检查等,直接观察支气管和肺部的内部情况,获取病变组织进行进一步的病理检查。
两肺炎症的治疗需要根据病因和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方案。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通常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并按照疗程使用,以彻底清除细菌。病毒感染则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同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缓解患者的症状。对于非感染因素导致的两肺炎症,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戒烟、脱离污染环境等。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多喝水,促进痰液排出。预防两肺炎症也非常重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增强身体免疫力。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源。在空气污染严重时,佩戴口罩,减少有害气体和颗粒的吸入。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定期进行体检,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