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阻塞,也就是肠梗阻,是一种较为常见且严重的肠道疾病。了解其症状对于及时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肠阻塞可能出现的各类症状。
腹痛是肠阻塞最为常见且突出的症状之一。在肠阻塞初期,多表现为阵发性绞痛。这是由于梗阻部位以上的肠管强烈蠕动所致。疼痛通常位于脐周或梗阻部位附近,发作时患者会感觉腹部有明显的紧缩感和疼痛感,犹如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拧着肠子。随着病情的进展,如果梗阻不能及时解除,肠管会因过度扩张而缺血、坏死,此时腹痛会由阵发性绞痛转变为持续性剧痛。这种疼痛程度会明显加剧,患者往往难以忍受,可能会出现面色苍白、冷汗淋漓等症状。而且疼痛范围可能会扩大,不再局限于最初的部位,整个腹部都可能有明显的压痛。此外,疼痛还可能会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痛苦。
呕吐也是肠阻塞的典型症状。呕吐的情况与梗阻部位和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如果是高位肠梗阻,也就是梗阻部位较高,呕吐通常出现得较早且频繁。患者可能在发病后不久就开始频繁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如未消化的食物、胃液等。这是因为梗阻部位以上的肠管内压力升高,刺激胃部引起反射性呕吐。而低位肠梗阻时,呕吐出现相对较晚,且呕吐物可能带有粪臭味。这是由于肠内容物在肠道内长时间积聚、发酵,产生了特殊的气味。随着梗阻时间的延长,呕吐会持续存在,患者会因频繁呕吐而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表现为口渴、乏力、皮肤干燥、眼窝凹陷等症状。严重的电解质紊乱还可能影响心脏、神经等系统的功能,导致心律失常、神志不清等严重后果。
腹胀是肠阻塞的常见症状之一。腹胀的程度与梗阻部位和时间有关。一般来说,低位肠梗阻的腹胀更为明显。这是因为低位梗阻时,肠内容物无法顺利通过梗阻部位,大量积聚在梗阻部位以上的肠管内,导致肠管扩张,从而引起明显的腹胀。患者的腹部会明显膨隆,外观上可以看到腹部像鼓一样。腹胀还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呼吸,由于腹部膨隆向上压迫膈肌,使膈肌运动受限,患者会感到呼吸困难,呼吸变浅、变快。此外,腹胀还会导致患者食欲减退,进食量明显减少。长时间的腹胀还可能会影响肠道的血液循环,进一步加重肠管的损伤。
正常情况下,肠道会不断地蠕动,推动肠内容物前进,从而产生排气和排便。但在肠阻塞时,由于肠管被堵塞,肠内容物无法正常通过,患者会出现停止排气排便的症状。完全性肠梗阻患者通常会完全停止排气排便,即既没有放屁,也没有大便排出。不过,在肠阻塞的早期,尤其是高位肠梗阻时,可能还会有少量的气体和粪便排出,这是因为梗阻部位以下的肠管内还残留有一些气体和粪便。随着病情的发展,这些残留的物质排出后,就会完全停止排气排便。需要注意的是,停止排气排便这一症状对于判断肠阻塞具有重要意义,但并不是所有的肠阻塞患者都会完全停止排气排便,有些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可能仍会有少量的排气或排便,但与平时相比会明显减少。
除了上述局部症状外,肠阻塞患者还会出现一些全身症状。由于患者频繁呕吐、不能进食,会导致身体丢失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从而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脱水会使患者皮肤弹性变差,眼窝凹陷,尿量减少。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会导致患者肌无力、腹胀加重、心律失常等。此外,肠管内的细菌在肠管缺血、坏死的情况下会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这些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后会引起全身感染和中毒症状。患者会出现发热、寒战、白细胞计数升高等表现。严重的感染和中毒还可能导致感染性休克,患者会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神志不清等症状,这是一种非常危急的情况,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危及生命。
当出现上述这些症状时,应高度怀疑肠阻塞的可能,需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以便尽早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