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血常规检查中,有时会发现单核细胞的数值上升。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感染是导致单核细胞上升的常见原因之一。当身体受到病毒、细菌、真菌等病原体侵袭时,免疫系统会被激活,单核细胞作为免疫细胞的一种,数量就会相应增加。比如,感染EB病毒引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时,患者血液中的单核细胞会显著升高。患者小李,因持续发热、咽痛就医,检查发现单核细胞比例明显上升,进一步检查确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经过抗病毒等治疗后,病情逐渐好转,单核细胞数值也恢复正常。
某些血液系统疾病也会造成单核细胞上升。例如,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这是一种骨髓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患者的骨髓会异常增生,导致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增多。此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也可能出现单核细胞升高的情况。
自身免疫性疾病同样可能使单核细胞数值上升。像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自身免疫系统紊乱,会攻击自身组织和器官,在这个过程中,单核细胞的数量也会发生变化。患者小张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在病情活动期,血常规检查发现单核细胞有所升高,随着病情得到控制,单核细胞数值也趋于稳定。
部分恶性肿瘤也与单核细胞上升有关。当身体存在肿瘤时,免疫系统会对肿瘤细胞进行监视和攻击,单核细胞会参与其中,数量可能会上升。比如,肺癌患者在疾病进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单核细胞增多的现象。
除了上述原因外,一些其他因素也可能导致单核细胞上升。例如,某些药物的使用、应激状态等。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能会影响免疫系统,导致单核细胞数量改变。另外,当身体处于严重的应激状态,如大手术、创伤等,单核细胞也可能会出现短暂的升高。
单核细胞上升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果发现单核细胞数值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