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酶是人体代谢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催化剂,主要存在于肝脏、心脏等器官中。当我们体检发现转移酶偏高时,总会感到担忧。下面就详细了解一下转移酶偏高是怎么回事。
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可能导致转移酶短暂升高。比如剧烈运动后,身体代谢加快,肌肉会释放一定量的转移酶进入血液,导致检测结果偏高。曾有一位热爱马拉松的跑者,在参加完比赛后的体检中,发现转移酶指标升高。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后,再次检查,转移酶恢复了正常。此外,过度劳累、熬夜、大量饮酒等也会引起转移酶的波动。
某些药物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可能会对肝脏造成一定的损伤,从而引起转移酶升高。像抗生素、抗癫痫药、降脂药等。有一位患者因患肺炎,使用了一段时间的抗生素治疗。在复查时发现转移酶升高,医生判断是药物引起的。在调整用药方案,并适当使用保肝药物后,转移酶逐渐恢复正常。
这是导致转移酶偏高的常见原因。肝脏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等,会使肝细胞受损,转移酶释放到血液中,导致指标升高。以乙肝患者为例,由于乙肝病毒在肝脏内大量复制,会破坏肝细胞,引起转移酶持续升高。此外,胆囊疾病、心脏疾病等也可能导致转移酶升高。
除了上述因素外,一些其他情况也可能影响转移酶的水平。比如长期处于高温环境、怀孕等。孕妇在孕期身体负担加重,肝脏代谢增加,可能会出现转移酶轻度升高的情况,但一般在分娩后会逐渐恢复正常。
当发现转移酶偏高时,不要过于惊慌。首先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饮酒,适当休息。如果是药物引起的,要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用药。对于疾病因素导致的,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定期复查转移酶指标,观察其变化情况。